落墨在旧史着意在当下_落寞

近读吉炳轩的两部随笔集《学思录》和《鉴知录》,在目接成趣的目录导引下,展现在我面前的是辉耀哲思幽光的精神殿宇,是律动人文情怀的历史天庭。

经世致用的创作主旨      美国著名学者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指出:“认识过去对于理解现在乃至理解人类的一般处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认知和把握任何事情,我们都必须对它进行追本溯源的研究。

”因为有了“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资治通鉴》这样的史籍,中国历史就有了体温和魂魄。

当今之世尽管处于国盛民阜的昌明时代,但历史惰性犹如苔藓潜滋暗长,引发并加剧诸多社会乱象,牵制和掣肘社会良性运转。

作者自觉地承负着重大使命,伏案握笔,于正史和野史中,把脉时弊的病因,寻找治政的良药,力图从古老智慧中发掘出现实和实用价值。

无论是对一代枭雄项羽的描摹,还是对旷世君主汉武帝的回望;无论是对历史上选人用人成败得失的稽考,还是对宦海中清官能吏庸才功过是非的臧否;无论是对为政之道统、做官之修养的个案剖解,还是对治国之方略、济民之策术的具体言说,均源于现实的触动和时代的感召。

面对历史的纷繁苍茫和现实的朱紫杂陈,作者在对历史的阐释中,藉助独特视角透视和解释过去,为现实提供参照和镜鉴。

如同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所指出的,“当社会历史现象伸展到写作领域后,就产生一种介于政治家和思想者之间的新型作者,他从前者取得了道义承担者的形象,从后者获得了观念传播者的角色”。

学思录》和《鉴知录》以历史作参照,以现实作比附,透析历史现象,评骘历史人物,叙述择其要,议论端其旨,推演出不落窠臼、不乏卓识的精辟见解,启发读者担当承负、有所作为。

博稽通考的历史随笔      历史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经验与智慧,躬身向历史咨询和讨教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路径。

美国华裔学者孙隆基说:“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往往是从独异视角出发,在历史现实之间构建起一座直抵对方心魂深处的桥梁后产生的。

”《学思录》和《鉴知录》辑录了作者近年来写就的160余篇历史文化随笔,其主旨在于通过对历史现实的客观审视和理性裁决,努力发挥人文精神对社会心理的抚慰和引领、疏导和缓解作用。

作者立足于生命本体,注重自由心性的抒发,在述说历史故事、叩问古人灵魂中,解析现实悖论。

《改革难难在利益集团》一文,以北宋王安石变法为例,较为详尽地回溯了这次改革跌宕起伏的全部过程,比较透彻地摹写了其间各色人物的政治主张、心理状态和命运归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历史前行的艰窘和滞重;《罔作威福,古圣所诫――谈年羹尧》一文,通过对无视名分、不守臣道、恣意妄为、飞扬跋扈的清初大臣年羹尧宦海沉浮的简要钩沉,提示和告诫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境中,都应保持谦逊、谦和、谦虚的操守和品性;《一代能吏李卫》、《治河能吏靳辅》和《李垂其志可嘉》等篇什,通过对清代前期几位官员人格、才干和作为的礼赞和激赏,引导人们磨砺人格、见贤思齐。

如果说《学知录》所辑录的文章题材多元、形式多样,那么《鉴知录》所含纳的文章大都是作者阅读《资治通鉴》的读史随笔

其写作特点是以某一历史事件、典故或人物作引子,然后从《资治通鉴》中寻找支持和佐证观点的论据,以殊少凿空的论断,实现对近年来戏说历史、美化历史和遮蔽历史等怪诞现象的反拨和修正。

作者几乎在每篇历史随笔的结尾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议论,有的低回深沉,有的悲悯激愤,于世人有所劝喻,对来者有所期待。

《朋党的由来及第一次党禁》、《处理好女婿和儿子的关系》和《忠心为国当无畏》等篇什角度独特,见解新异,评说中肯,进入一种羚羊挂角不落言荃的境界;《圣人也会看走眼》、《印票子不是好路子》和《皇帝卖官为敛私房钱》等篇什以理性为标尺,在一个奇仄的视点上剖解人性的劣根;《狗不叫,民则安》、《“寒蝉”也有罪》和《英雄老子管不好笨蛋儿子》等篇什梳理历史流弊,参悟世道人心,于叙述中透逸某种警策,在议论中潜蕴着为常人所忽略的深刻。

学思录》和《鉴知录》对史料的掌握和解读,文心之细,细于毫发,但又不拘泥于史料,而是勘查之,比照之,运用之,思考之,充分体现了作者出经入史、博闻强记的深湛修养。

收放自如的创作手法      《学思录》和《鉴知录》与普通文史类著述创作路径不同,作者为文的优长表现在叙述评介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自信淡定,自有一种笔墨舒卷的从容和闲庭信步的洒脱。

作者历史随笔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精神气质,将当下世相与历史事实夤缘比照,赋予了历史随笔超越性的思想维度。

作者以平和通达、晓畅明快的叙述,以深远淹博、挥洒自如的评论,提供新知,启沃心智,增广见闻,涵养理性,收到“云深不见干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的审美效果。

如《学思录》中的《用人也要察言观色》、《不拘一格降人才》、《用好一个人就是一面旗》、《诸侯纷争与百家争鸣》和《改革创新是戏曲繁荣发展的唯一出路》等五篇政论,探骊得珠,境阔意深,是作者精神气质的蓄累锻造和政治理念的凝聚融汇,印证着作者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的关切和期冀。

学思录》和《鉴知录》两书文风简峭平实,古朴雅致,行文内敛而矜持、温和而敦厚,但轻松中不失凝重,平实中不乏厚重,具有思想的硬度和美学的质感,引发人们将往事的流连变成深沉的追缅和沉思。

学思录》和《鉴知录》作为两部历史随笔集,为读者提供了增益智识、怡养心性的思想养料,为从政者提供了修齐治平、勤政律己的行动镜鉴。

(本文编辑 谢宁)。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