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以“效益”为导向军队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摘 要:改进和加强军队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制度改革

然而,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安排是完善无缺的,一种制度安排的有效运作必须以其他制度安排的存在为条件。

一旦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发生变化,就必须改革与其不相适应的特定制度,进行制度改革,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因此,改进和加强军队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预算制度,进行制度创新。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效益 军队财务 预算管理   效益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可以说,经济学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效益最大化”问题而展开的,只是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对“效益”的界定和追求的侧重点不同,因为,“一切军事问题基本上都是如何有效地分配与使用资源的经济问题,是选择那种最有效(使一定资源最大限度地达到目的)或最经济(把实现一定目的的费用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战略问题。

”因此,军队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也应该遵循“效益最大化”这一基本原理。

军队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动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基础性制度,即制度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使原有的制度安排难以适应,且存在潜在效益;二是管理技术和管理成本的变化,使原有制度安排还存在潜在效益

这两个方面单独或同时导致军队预算管理制度的非均衡,从而使军队预算管理效益具备了改进的可能性,需要进行制度改革,以使军队预算管理制度达到新的均衡。

军队预算管理制度安排处于均衡状态下,军队预算管理已经不存在潜在效益

然而,军队预算管理制度处于均衡状态不可能是永久性的,随着制度环境、管理技术和管理成本的变化,必然会产生军队预算管理潜在效益,使军队预算管理制度由均衡变为非均衡,需要进行制度改革

因此,军队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促使其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化,改进和加强军队预算管理,使潜在效益变为现实效益,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

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富有,它投入到军队部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虽然保护国防安全目标是一致的,但各主体之间利益的差异性引起了资源竞争。

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恩格斯也同样指出:“每一个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因此,包括军队部门在内的各“政府机构之间对资金的激烈竞争,就政府的本质而言是不可避免的,改变预算形式也不会影响政治过程的这一基本特征。

”这一特征必然会在军队预算系统内引起各相关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争夺有限资源的竞争和博弈;军队预算管理制度就是一系列规范行为主体的规则和组织程序。

任何一项制度安排都是由其所处的制度环境,即基础性制度安排决定的,而基础性制度也存在改革的问题,制度环境的变化是基础性制度改革的结果。

从逻辑上讲,一旦制度环境发生了变化,如通过修改宪法来确立一种新的经济体制,那么与制度环境相关的制度安排就不得不进行调整或改革,从而与变化了的制度环境相适应。

军队预算管理的客体是军队分配与使用的经费,以及参与分配与使用军队经费活动的主体行为。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军队分配与使用经费的机理及活动主体的行为取向是不同的。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货币的职能受到限制,即其主要是一种取得实物资源和劳务的凭证,由此决定了军队经费分配与使用从属于实物的分配与使用。

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资源主要由市场配置,商品的价格主要由市场供需状况决定,使货币的职能得到了拓展,也使军队分配与使用经费的机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军队建设所需的实物分配与使用从属于经费分配与使用。

同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军队分配与使用经费活动主体的行为取向虽然也有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但在个人收入分配基本是平均主义的大环境下,这种动机只是潜在的,加之实物与经费分配使用的双重制度约束,又使潜在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难以实现。

近年来,军队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管理关系不顺、财权与事权不统一、管理责任与管理权力不对等、经费分配与使用程序不规范、军队预算的约束力软化等,基本上都是由于预算制度未能适应新的制度环境,即没有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所致。

制度安排及其改革不仅要与制度环境相适应,而且也要与管理技术或手段相匹配,否则再好的制度安排也难以发挥作用。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如果出现了技术发明,使管理技术或手段得到创新,就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从而使原有制度安排管理成本管理效益的对比关系发生变化,产生了潜在管理效益,要求进行制度改革,使潜在管理效益变为现实的管理效益

同时,技术创新还可以降低制度改革的操作成本,使制度改革有利可图。

因此,技术创新也是制度改革的一个动因。

对于军队预算管理来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使管理信息成本降低的先进技术,如计算机、电传、网络和信息载体等运用于军队预算管理,可以降低军队预算管理的决策成本、实施成本、协调成本、监督成本等,从而使得旨在加强军队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成为可能。

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出现,只是为增强军队预算管理的能力创造了条件,如果不通过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或手段,实现军队预算管理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那么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管理能力也只是潜在的,并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管理能力,带动军队预算管理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盛洪.制度经济学面临的新问题.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 刘义昌.国防经济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3] 丁茂战.关于制度、组织和制度安排[J].经济师,2001(3)   [4] 袁明全,张爱平.军队预算概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8。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