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思 此时无声胜有声

关键词:沈从文 小说 叙事空白 心理空白 结尾空白   摘 要: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不仅是独特的,而且也是深刻的。

他在文本的创作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

这些空白具体表现为:叙事空白、心理空白结尾空白等方面。

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艺术载体的信息量,而且还增加了小说的召唤力和艺术感染力,诱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在期待视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

空白”就是在不影响作品主题明确、形象完整的前提下,以模糊的、不确定的表达来激发和诱导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让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作品中提供的内容进行再创造。

它既包括语言文字的形式空白,也包括审美意象的空白

它属于有意省略、空缺的部分,蕴藏着审美潜能和艺术张力。

讲究艺术“空白”是小说创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现象。

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明确指出:“任何一部作品,不论它多么严密,对接受理论来说实际上都是由一些空隙构成的……作品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一些看来靠读者去解释的成分。

”也就是说,作家在创作中常常因故造成了文本部分内容的省略或表达的含混在作品留下空白”,召唤读者对省略或含混的部分内容进行填空和确定,诱导读者参与小说的再创造,给读者创造参与文本创作的广阔空间,极大地发挥读者审美自由度,使读者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

这种独特的审美效应在小说创作中普遍存在。

深受东西方“空白”美学影响的现代文坛著名作家沈从文,结合其对传统绘画“空白”的理解,产生了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

他在对沈石田、仇十洲、王麓台、展子虔等画家的绘画艺术潜心揣摩后,认为绘画作品,不论是以人事为题材,还是以花草鸟兽云树水石为题材,“其重要处,全在‘设计’。

更重要处,便是那些空白不著笔墨处,因比例下具有无言之美,产生无言之教。

”②于是,他将自己对“空白”的见解,别具匠心地用于文本创作之中,并进而认定“我们也可就那些优美作品设计中,见出小说所不可少的慧心和匠心”③。

沈从文关于空白的这段论述大致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作为叙事作品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离不开空白;二是空白可以给小说带来无言之美,产生无言之教。

沈从文对“空白”的独特见解,为其作品增添了别样的艺术魅力。

本文结合沈从文作品,从叙事空白、心理空白结尾之处的空白等方面,浅析作品中留有的空白之美。

一、叙事空白之美      小说叙事空白是指叙事内容在叙事进程中的突然遗失,作家出于艺术上的需要,在处理叙事中某一人物、某一情节或某一细节时,有意将其虚化或者省略,人为留下叙事空白,给读者制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沈从文小说丈夫》就在小说叙事过程中有意留下了许多的审美空白,让读者自己去填补。

小说写的是一对新婚夫妻久别重逢,丈夫来探望妻子,想要静心地同妻子小聚。

俗话说:“久别胜新婚。

”作为身体强健的丈夫在生机勃勃的春天想与妻子过正常的性生活,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丈夫”的这种欲望在小说中若隐若现。

沈从文非常含蓄地在叙事中几处点到。

如:妻子“把衣服解换时,露出极风情的红绫胸褡。

胸褡上绣了‘鸳鸯戏荷’”,“男子觑着不说话。

有说不出的什么东西,在血里窜着涌着”。

然而,他连做丈夫的起码权利都够不上。

而后,在丈夫心灵遭受重重伤害之后,依然想同妻子在床上说点家常私语,“大娘像是明白男子的心事,明白男子的欲望”。

古人云:“食色,性也。

丈夫到城里看妻子,满足性欲是丈夫的本质目的,这个本质目的是隐藏在小说中的导火索,而沈从文偏偏不去点燃它。

留下这个最大的审美空白”,让读者去体会,去设想,去填补。

读者正是在填补这个“性欲”的空白中,去感受丈夫一次次地被压抑,一次次地被摧残,最后丈夫忍受不下去了,一个反弹,一次爆发。

读者也是充分理解的。

之后,很喜欢说话、很热爱生活的丈夫始终不说一句话,可见丈夫所忍受的凌辱委屈,到了何种地步。

在船上两天的生活彻底把这个老实强健的庄稼汉击倒了。

妻子怎么劝说都没用,水保的酒席不吃,大娘请他看戏也不去,最喜欢吃的荤油包子也不要,甚至妻子把钱塞到他手里都丢掉了。

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男人摇摇头,把票子撇到地下去,两只大而粗的手掌握着脸孔,像小孩子那样莫名其妙的哭了起来。

沈从文十分了解“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道理,小说不让丈夫说话,可丈夫想说的话,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各式各样的“填补”。

再如:丈夫找到久别的妻子,妻子问的第一句话“那次五块钱得了么?”此话也颇耐人寻味。

其间有许多“空白”留给读者去填补。

很明显,这五块钱是妻子“生意”所得,也可能这五块钱比“丈夫”在田地里终日的劳作要丰厚得多。

妻子能赚钱了,妻子在家庭地位提升了。

此处,还在有意无意地提醒丈夫,我还在做“生意”,你今天虽然来了,有些地方还得忍着点,要懂事。

所以,“丈夫”感到妻子说话的口气与以前完全不同了。

而这些“空白”都必须要读者细心地去填补才能获得审美的愉悦。

正如高尔基所说:“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根据读者自己的印象和知识的累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的时候,文学家的作品才能对读者发生或多或少强烈的作用。

”④在这里,我们试想,如果小说没有留下这些“空白”,而是把什么都详细描写,详细表述出来,把丈夫的痛苦和愤怒一股脑儿地倾泻在文字中,虽然小说在情感的表露上痛快淋漓,但读者审美兴趣和审美追求便索然寡味,这就是文学的奥妙所在。

沈从文对这点心领神会,所以运笔自如。

沈从文小说叙事中,有些作品还采用了突然中止叙事而形成叙事空白

小说《大小阮》的叙事前半段以小阮的活动为中心,小阮后来留下两千块钱离京赴唐山后,叙事者的切入视点由小阮转移到大阮身上。

小阮在叙事中的活动留下一个空白叙事中代之以大阮的活动及心理变化。

在这些叙事内容中,叙事者虽若隐若现地将唐山工人运动被枪决的六个主持人和天津二监绝食而死的罪犯刘深甫与小阮联系起来,但从叙事具体内容看,小阮的后半段活动成了叙事空白

如《萧萧》中萧萧肚子大后花狗不辞而别,并且对花狗离去的原因未作说明。

这就使读者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花狗哪里去了呢?说好不辜负萧萧为什么一个人走了呢?萧萧将会受到接受泥潭或发卖的命运吗?”又如在《边城》中,对翠翠父母的情况只是采用叙写的方式点到而已,而对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未作说明、就连那个老船夫也说不清楚,这就使读者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新与旧》中对战兵杨金标杀人的叙事中间有一明显断层,他第一阶段杀人与第二阶段杀人中间有三十六年之长的叙事空白;《顾问官》中的赵顺三,二十一天由一个穷光蛋暴发成拥有两千大洋的“资产阶级”的发迹史;《菜园》中,儿子与儿媳突然双双陈尸教场;《山道中》几个纸客被杀;《黔小景》中,老人的去世等等都留下叙事空白

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省略,以跳跃的方式前进,使作品更快地趋向高潮,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是一门艺术,它要给人美的享受。

因此,作者在创作中就不得不考虑它的审美效果,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有一定表现价值,但不宜具体展开的情节、内容的省略。

从文本的审美角度,在叙事中留有空白,能够使文章更加简练。

读者,却可以从省略的文本中,获得更多的美学价值。

刘西渭先生曾经对沈从文小说这样评价:“他不破口而道出,他把读者也放在作品所需要的一种空气里,在这里读者不仅仅用眼睛,而且五官一齐用―――灵魂微微一颤,好像水面粼粼一动,于是读者打进作品,成为一团的谐和。

”⑤在沈从文的文字王国里,他留给读者的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二、心理空白之美      一般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写人时首要的是将人写活,而写活的关键,不在于叙述或描写文字上的生动形象,而在于写出一颗活脱脱的心灵。

作家沈从文深谙此法,并将其运用于小说创作中。

统观沈从文小说创作,心理描写方法使用的不是特别普遍,但因其在人物的心理活动上往往留有一定的空白,仍然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笔下的心理描写,既不同于茅盾的侧重展示人物心理活动过程本身,用细致的笔墨写尽人物心灵的奥秘,也有异于巴金那种将饱含感情的叙述与人物大段内心独白相结合的热情而细腻的描摹,而是常常通过对人物富于特征的动作、对话、梦境等多方面的描写,构建起与读者对话的平台,寥寥数笔,揭示人物在不同时刻不同处境中的特有心理世界,具有耐人寻思的审美韵味。

《三三》中写管事先生与城里来的男青年边走边开玩笑,说要与青年和三三做媒,这话恰被三三无意间听到了,这时对三三有这样一段描写:“三三轻轻地呸了一口停顿了一下把两个指头紧紧地塞了耳朵,但依然听到那两人的笑声。

她想知道那个城里来的好像唱小生的人还要说些什么,所以不久就继续跟上前去。

”这里只用“呸”、指头“塞”耳朵、继续“跟上前去”几个动作,真切地揭示出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第一次听到有人把自己同一个男子放在一起议论(又是用不严肃的态度)时的反感、羞涩、好奇、渴望成真的复杂心态,流露出一种少女特有的似烦非烦,似怨实喜的微妙感情。

从此以后,她对这位男子产生了一种模糊的、连自己也说不分明的情愫。

一日,三三同母亲一道去给这位男子送鸡蛋,途中得知他已死了,母女俩只好返身回家,三三心里若有所失,沉默不语,只望着装鸡蛋的篮子, “蹲到地下去数篮里的鸡蛋,数了半天。

”作者巧妙地以人物长时间地机械重复一个简单动作揭示出这突如其来的结果对三三打击的沉重,三三似“数”未数,脑际一片空白,处于无意识状态,侧面透露三三心灵深处的说不清楚又难以排遣的哀伤和合乎人物身份的感情发展逻辑。

《贵生》描写了一出爱情悲剧。

青年农民贵生与姑娘金凤相约,永结连理,正当贵生满怀喜悦备齐礼品要向金凤父亲正式提亲时,棒打鸳鸯,金凤当晚就要与谢五爷成亲了,同时,周围人又以近乎下流的话谈论、亵渎自己心爱的姑娘,这时贵生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作者用了一系列动作对此作了充分的表现。

到了晚上,人们都站在谢五爷院子里等待新人来时看热闹,作者又一次将聚光灯对准了他的主角,连续描写了贵生的几个反常行为:“贵生挑水走捷径必从大门出进,却宁愿绕路,从后门走。

到井边挑了七担水,看看水平了缸,才歇手过灶边去烘草鞋。

”这“绕路”而走,别人看热闹他却一担又一担挑水,闲暇时又躲进灶间烘草鞋等行为有悖于常理,又与众人的行为形成巨大的反差,作者正是以此反常、独特的行为显示其独特的心理内容,将一个老实青年农民在此情此景中那无法向人倾诉的委屈、痛苦、怨愤以及压抑、忍耐等情绪生动地展示给了读者

沈从文曾说自己对于农人和兵士,怀有不可言说的温爱,而对城里人、知识阶层的态度则恰恰相反。

在描写上层社会、上层人物的作品中,作者总是对这里的人和事进行讽刺与嘲弄,但又做到了讽刺辛辣而不露锋芒,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小动作点出人物微妙的心理状态,揭示其表里不一的矛盾,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

《八骏图》是他为知识分子画的像,剖析了八位大学教授在道德与情欲之间扭曲了的人性病态心理。

首先看看作者对教授乙的描写。

一天,教授乙与达士先生在海边散步,这时从浴场走过来一队青年女子,其中一个身材美丽、风度迷人、赤着脚,经过的湿砂上便留下一列美丽的脚印,这时,“教授乙低下头去,从女人一个脚印上拾起一枚闪着珍珠光泽的小小蚌螺壳,用手指轻轻地很情欲地拂拭着壳上粘附的砂子。

”蚌螺壳遍布海滩,而他却偏偏要在女子走过的脚印上拾,不仅拾,而且很情欲地拂拭,这特定情景下的两个动作将这位儿女成群,人称“千里马”的知识者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入挖掘,这正与鲁迅所揭示的中国人的病态达到了高度的契合: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起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就是这种鲁迅感叹的中国人常有的“如此跃进”的想象支配着教授乙的行动,沈从文又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揭示出此行为的心理动因,不论是他的“拾”、“拂拭”,还是此后夸赞的“海边这个东西真美丽”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透过这一“拾”、一“拭”、一“夸”,教授乙那种长期被压抑着的对女人的畸形的爱和肮脏的灵魂就不言自明了。

“能够让主人公自己说明、表明他的情况,尤其是内心的情况,较之作家用自己的话来评述,远为接近史诗”。

因此,沈从文注重从动态中揭示人物心理,含蓄委婉,蕴藉深厚,令人久久咀嚼和回味。

比如描写教授甲:“教授甲把达士先生请到他房里去喝茶谈天,房中布置在达士先生脑中留下那么一些印象:房中小桌上放了张全家福的照片,六个胖孩子围绕了夫妇两人。

太太似乎很肥胖。

白麻布蚊帐里有个白布枕头,上面绣着一点蓝花。

枕旁放了一个旧式扣花抱兜。

一部《疑雨集》,一部《五百家香艳诗》。

大白麻布蚊帐里挂一幅半裸体的香烟广告美女画。

窗台上放了个红色保肾丸小瓶子,一个鱼肝油瓶子,一贴头痛膏。

”这段文字里面用了很多小道具,包括全家福照片(里面有一个胖太太和六个胖孩子)、白麻布蚊帐、白布绣花枕头、旧式抱兜、香艳诗集和裸女广告画、保肾丸、鱼肝油和头痛膏。

看过对这些小东西的描述,读者对甲先生的印象是什么呢?我想大概会是这样:全家福照片――甲先生已经结婚并且有了小孩,而且家庭氛围比较和睦;白麻布寝具――生活朴素,可能手头还很有些拮据(谁叫他孩子多呢);诗集和广告――对美女、艳遇等事情很有些憧憬,但是可能没什么实践的机会;保肾丸和鱼肝油――年纪大了体力气血都有些衰败,很可能在那件事上还有点问题;头痛膏――精神上很可能也颇有些压力,只是不知道是来自于事业、家庭还是那些理想了。

许多小东西这样一摆,一个表面上安逸平和但内心里欲求不满的男人便跃然纸上了。

这就是作者在文本构思中有意为读者留下空白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在人的心里都有一种追求“完型”的自然倾向,因而艺术作品中的空白恰巧造成审美心理中的完型压力和张力,激发欣赏者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去填充、弥补空白

这样就造成了作品和欣赏者的互动,使欣赏过程变得极具魅力。

文学创作也是这样。

如果作品提供给读者的仅仅是一个装满了的“筐子”,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欣赏过后便会觉得兴味索然。

只有作家在作品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留下空白,形成文学空灵、朦胧的召唤结构,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再创造”的动力,以挖掘文学的潜在信息,进而完善形象,完美意境,完成文学的审美过程。

三、回味无穷的结尾之美      结尾处的空白,也就是读者所关心的人物的归宿,故事的结局或作品结尾不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把无限的感慨、惆怅、希望、推测留给读者,让读者去想象、去体会、去感受、去推测、去得以启示。

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是真的完了。

要文字完了,但意义还没完。

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下去,但嘴里还有余味。

又好像音乐,已经到了末拍,但耳朵里还有余音,那才是好的结尾

”⑥莎士比亚对此也有一个美妙的比喻:“……像在英国的宴席上,最美味的佳肴总是在最后,留给人们一个无限余地的回忆……”⑦所以一些优秀的作品,往往最善于在结尾处留有空白,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沈从文在《边城》结尾留下空白,具有蕴藉含蓄、回味无穷的味道,十分耐人咀嚼,让人感到一种忧伤、缺憾的美:“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

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写作时曾经将最后两个分句的顺序颠倒过,如果那样的话就留不下多少余味而收束感更强。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这充满希望、开放式的结尾,带给人们很大的“空白”:人们想知道翠翠会在渡口等多久,想知道茶峒的山水是否会淡忘这似有还无的恋情,想知道逝去者的阴影是否会长久留存,想知道有情人能否终成眷属?小说是结束了,然而作者却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忧郁的氛围中,和翠翠一起在思念、在等待。

这份空白的思索中自有令人感动的真诚、令人深思的瞩望。

复杂的生活矛盾与微妙的精神世界相叠加,作者却只用了一个单纯而浪漫的“灯”式结尾收束全篇,真正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许多人在小说结尾处往往求雄壮或奇变或不朽,但沈从文却认为“雷电的一击,声音光明皆眩目吓人,但随即也就完事了,一盏长明灯或许更加持久些,对人类更合用些”。

同样,作品萧萧》的结尾部分,“唢呐吹到门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的哭着,忙坏了那个祖父,曾祖父。

”十年后,萧萧与小丈夫圆了房,又生下第二个儿子时,全家又忙着给萧萧的大儿子迎娶媳妇了;当接亲唢呐吹到门前时,萧萧抱着新生的毛毛,在屋前看热闹“同十年前一个样子”。

在全部事变过程中,萧萧始终在一种无法预料结果的人生浪涛里浮沉,任何一种外界因素都可能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除曾朦朦胧胧感到想要逃走外,没有任何影响自己命运安排的主观努力,生死祸福全凭别人安排,这是一种毫无觉醒的生存悲剧。

然而,在唢呐声中,又一代萧萧进了门,一代又一代地继续着悲凉的人生。

也许依然是精神世界一片荒原,依然生命处于被人支配的自在状态。

作品在唢呐声中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却是对这一代又一代处于生命无意识状态“萧萧”命运的思考。

作者在文本中只是用了简洁、朴实的语言,却轻而易举地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小说丈夫》的结尾丈夫准备一早起床便收拾东西返回乡下,做妓女的妻子老七极力挽留,挽留丈夫到做水保的干爹家吃饭看戏,小说叙事到此突然中断,从最后补叙的一句中,读者跟着水保请客吃酒的视线才知道老七与丈夫已回乡下去了。

小说叙事的结束处,小说给我们留下的仍然是一种有待进一步发展的情节故事的空白

首先,从老七挽留丈夫的态度可以看出她仍有留下做妓女而不急于返回乡下之意,而从丈夫的情感变化来看,丈夫已经无法忍受那种强烈的刺激,但也没有明确地要求妻子随其返乡,在两人分别时小说叙事突然中断,最后又告知两人一起返乡了,中间留下了一个偌大的叙事空白,两人返乡意见的提出和不统一,以及矛盾的解决都略而不写,因为省去的内容不能通过小说任何部分的叙事反映出来。

这种相对的空白从艺术效果上达到了简洁且为读者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目的。

最有意思的是小说《八骏图》的结尾:“一件真实事情,这个自命为医治人类魂灵的医生,的确已害了一点儿很蹊跷的病。

这病离开海,不易痊愈的,应当用海来治疗。

”我们不难看出这其中的讥讽之意,对于面对诱惑难以自持的达士先生,像对那些饱受性的压抑的老教授们一样,作者同样是抱着批评的态度。

那么在这里“海”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也许我们还能记得达士先生刚住下来时,那个听差的王大福说过的一句话――“先生,我看过一本书,学校朱先生写的,名叫《投海》,有意思。

”――达士先生显然是不以为然的,“天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

”后来,达士先生临行前在海滩上看到诱惑者写下的话:“这个世界也有人不了解海,不知爱海。

也有人了解海,不敢爱海。

”文中最后,达士先生终究未能抵抗住引诱,在几经挣扎后还是选择了留下来,听凭那个诱惑对自己的处理。

也许这就是他最终的“投海”。

这里的海可以是女人,也可以是爱欲,总之它们俘获了达士,让他心甘情愿地投身其中。

而王大福所说过的那本书,正有着谶语般的书名。

读者阅读了文本的结尾,再结合文章开头的暗示,不难发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意味。

这种具体化的空白,大大地加深了文章的主题。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文学艺术对生活的表现确是有限的,要一篇作品或艺术品写尽人生世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况且,生活并非到处都会有现成的答案和规律,所以,作品结尾,不可能,也不必把什么都讲完,或把主观创造出来的答案硬塞给读者

而在作品结尾留下空白,会使作品显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笔有终而情未竟。

李渔讲得好:执卷、留恋、苦难、遽别。

空白沈从文小说带来了超旷空灵的意境之美。

他在作品留下可供审美再创造的艺术空白,指引读者沿着实写框定的方向驰骋自己的审美想象,从而使作品的艺术意境进入虚实相生的“超旷空灵”的深层。

正如金介甫在《沈从文传》的引言中说:“可以设想,非西方国家的评论家包括中国的在内,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洛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

”⑧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吉咸乐(1967-):江苏淮安人,文学硕士,现为江苏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

① 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王杰、傅德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P80.   ②③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2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1.P126.P127.   ④ 高尔基.给初学写作者的信.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P225-P226.   ⑤ 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A].中国文论选(中)[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P440.   ⑥ 叶圣陶.叶圣陶文集[A]. 学生阅读经典第一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P127.   ⑦ 莎士比亚.查理二世的悲剧[A].商务印书馆,2003.P325.   ⑧ 金介甫.沈从文传[A].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P78.。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