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摇尾巴的狼 14《会摇尾巴的狼》

14《会摇尾巴的狼》。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理解,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善于识破坏人的花言巧语,不受其蒙骗。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2、理解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怎样逐步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学难点。

1、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2、理解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怎样逐步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带、课文挂图、分角色朗读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画出不理解句子和词语;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都读懂了什么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自学情况。

读一读,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汇报不理解的词语,讨论解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分小节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新学的生字和多音字的音。

4、理清文章的脉络。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狼和山羊的哪几次对话?并动笔画出具体的段落。

全班交流反馈。

5、组内讨论,发表见解。

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写的狼是一只怎样的狼?你又觉得这里的羊是一只怎样的羊?

三、学习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深入讨论,分析形象。

(一)理解第一次对话内容。

1、比较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狼掉进陷阱里,爬不上来。

狼掉进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

2、结合上下文,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山羊从这里路过,狼连忙招呼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情,帮帮忙吧!(狼为什么连忙打招呼?狼是老山羊的好朋友吗?它为什么这样说?)。

3、老山羊听了狼的话,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三)提问:狼几次说自己是狗,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指名朗读有关句子

提问:通过这几句话,你看出了什么?先指名朗读,后回答。

提问:老山羊听后,为什么说:你不像狗倒很像狼!

怎么知道的?

1、老山羊说之前看了狼几眼。

2、老山羊说后,狼连忙半闭上眼睛。

第二次,狼听老山羊说自己很像狼,忙半闭着眼睛以掩饰狼眼的凶光。还用狼狗来辩解,接着又是讨好,又是发誓。

第三次,是狼见老山羊识破了他的花言巧语,想用摇尾巴来证实自己的的确确是狗。

课文中怎么看出是狼的尾巴?

山羊看到了这条硬尾巴,心里完全明白了。

比较句子:你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

你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

(四)提问:狼的真面目被识破后他怎样了?老山羊又是怎样做的?

指名朗读最后一次对话。

狼终于露出了凶相,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

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轻蔑是什么意思?

你不会活多久,猎人会来收拾你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五)结合板书小结故事内容。

三、默读思考:老山羊怎样逐步认识狼的本来面目的?

1、老山羊听见有谁打招呼,不知怎么回事,便上前询问。

2、老山羊看见狼装出可怜的样子,又听狼说自己是驯良的狗,但狼眼露出凶相,产生了怀疑。

3、老山羊从狼的辩解中,听出狼在用花言巧语欺骗。

4、老山羊从狼的硬尾巴上肯定他是狼,并指出它干尽了坏事。

5、老山羊蔑视狼的凶相,料定狼不会有好下场的。

四、读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寓言有比喻性,这则寓言什么比喻成什么呢?你懂得道理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

1、学习了这则寓言,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

2、在课外阅读、电视、电影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见过会摇尾巴的狼一类的人吗?说说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你会怎样对待他们呢?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