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与管理

摘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与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论述了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评价选择,并从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和激励措施等方面研究了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协调管理,从而确保真正实现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

关键词:供应链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构建 评价选择 协调管理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供应链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调管理更具有现实意义,直接关系合作关系的维持以及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因而,必须从理论上系统、科学地研究,以确保真正发挥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作用。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一)定义   供应链合作关系(Supply Chain Partnership,SCP),又称为供应链战略联盟,是指供应链中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买方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达成的承诺或协议,其内容包括信息公开、分享和分担由于伙伴关系带来的利益和风险等。   这样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于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形成于供应链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间。其形成的原因通常是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   (二)与传统供应商关系的区别   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就意味着新产品/技术的共同开发、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市场机会共享和风险共担。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环境下,制造商选择供应商不再是只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选择能在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良好合作供应商。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供应链合作关系研究强调直接的、长期的合作,强调共同努力实现共有的计划和解决共同问题,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这与传统的关系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见表1)。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流程,主要包括:合作伙伴的主因素分析、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标准、评价选择合作伙伴以及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主要过程如图1所示。      (一)合作伙伴的主因素分析   合作伙伴评价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是多目标的,包含许多可见和不可见的多层次因素。合作伙伴的业绩在今天对企业本身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交货、产品质量、产品价格、提前期、库存水平、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影响着制造商的成功与否。   从调查数据以及通过与一些企业管理人员的交谈中发现,我国企业评价选择合作伙伴时存在较多问题: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主观的成分过多,有时往往根据企业的印象来确定合作伙伴选择选择时往往还存在一些个人的成分;选择的标准不全面,企业选择标准多集中在企业的产品质量、价格、柔性、交货准时性、提前期和批量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对企业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   (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系统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供应商企业目前的综合水平,并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的各方面指标;简明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大小也必须适宜,亦即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有一定的科学性,如果指标体系过大,指标层次过多、指标过细,势必将评价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细小的问题上,而指标体系过小,指标层次过少、指标过粗,又不能充分反映供应商的水平;稳定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还应考虑到易与国内其他指标体系相比较;灵活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使企业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对指标灵活运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