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分销模式挑战与变革

从现在到2010年将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期,同时也是中国零售业的大发展期。

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和产品供应的丰富,中国零售业下一阶段将进入一个企业供应链的整合时期,竞争的核心将是企业供应链的竞争。

零售业开始从满足顾客需求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再到精确营销。

要实现这样的飞跃,最大的问题是要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分销体系。

毕业论文网   当前,中国消费品的主流分销模式有四种:   一是以零售企业为主导的分销模式;二是以制造企业为主,建立生产―销售分离的分销模式;三是国际品牌分销建立专有独立渠道;四是连锁超市的分销系统

这些分销模式在推动商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北京燕莎友谊商城为例,由于商城的顾客群以高收入者居多,其商品定位以世界名牌商品为主。

因此,商城建立起了对顾客主动响应的分销系统建立了会员制顾客服务系统,目前已拥有94,000名会员,2002年实现的销售额占年销售总额的35%。

这个系统的特点是个性化服务和快速反应。

另外,为保持与供货商的有效沟通,燕莎建立供货商联盟,通过信息共享和互动营销提高分销效率。

相当一部分供货商燕莎建立销售信息共享和网上结算系统,能够随时掌握销售情况。

但总体看,目前,中国消费品分销模式还不尽理想,效率不够高。

其主要问题在于:供货商零售商无法更充分地实现信息共享,缺乏整合信息的能力。

虽然绝大部分零售企业已经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零售与存货管理。

而作为供货商的制造企业,目前也已经应用计算机系统来进行生产和销售的管理。

但是,零售商供货商二者的信息系统还没有达到相互融合与平滑对接。

零售商销售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

目前,中国零售商的计算机系统,对商品零售管理和库存管理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对于商流和物流的管理就显得比较弱了。

这主要体现在对顾客信息的整理与分析上。

一个有效率的分销系统,必须以顾客为本,以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为导向。

要做到这一点,零售商必须针对顾客的需求和购买意向,建立信息收集与分析模型。

如有可能,就要把这些信息快速地反馈到供货商那里,使之有针对性地调整供货,才能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应。

供货商的经营信息缺乏对销售终端的完整掌握。

对于供货商来说,他们如果能够了解各个品牌在零售商那里的销售情况,那么他们便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商品以适应市场。

但是,目前中国的供货商还不能与零售商建立实时的信息共享系统,所以他们的商品分销基本上是靠对市场的预估而不是分析来进行,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降低分销效率,增加物流成本。

此外,零售商的快速反应时间比发达国家也要慢。

保持一定的库存又增大了零售企业的经营风险。

因此,建立比较广泛的产―销结合的信息系统就成了中国零售业提高分销效率的关键。

我认为应对策略应该包括:   强化企业信息系统   从1990年开始,中国的零售企业开始应用计算机系统来管理企业的经营过程。

到1992年,燕莎商城在国内大型零售企业中第一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企业MIS系统

到今天,凡是经营规模较大的零售企业,已基本上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SCM)、顾客管理系统(CRM),以及初步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

今后,中国零售商要解决的问题是:将供应链系统顾客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连接与整合。

这样做可以将顾客的需求快速转化为订货,以此提高分销效率。

另外,零售商建立顾客的个性化服务系统也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当大部分零售商建立起了这样的系统,那么汇集到供货商那里的信息就会更加快速有效,从而提高整体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借助第三方物流   让“供货”成为一项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

在未来几年中,中国的零售商将出现一次明显的经营成本分离过程,就是将有关物流的成本从企业经营成本中分离出来,转化为专业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

这样,零售商就可以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于商品营销的核心竞争力上,而将非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交由专业经营商去运作。

延长供应链建立个性化的“门到门服务”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许多零售商将会在信息系统的辅助下,逐步建立针对顾客的个性化销售模式。

这样做不但可以使供货商的生产更加有的放矢,也将使得零售商的采购更加快捷高效。

建立“选择―定购―分销零售”一体化系统,逐步实现零库存   建立供货商零售商信息共享系统以后,供货商将非常关心供应链的两端,就是零售商如何采购以及如何销售;而零售商也将关心供应链的两端,他们会关心顾客如何选择以及如何快速提供顾客想要的的零售服务。

而中间的分销环节将会由专业的分拨公司来完成,由此形成完整的、分工明确的商品供应链分拨系统

这将使得中国零售市场的分拨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很多中国的制造企业已经在呼吁:要尽快完成制造商与零售商的ERP系统对接。

这个相互融通的过程也许会比较长,但是,这个过程将促成中国零售业的一次飞跃。

备注:此文是作者在新西兰召开的第十一届亚太零售大会上的发言摘要。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