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近年来,标准国际化已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在我国也倍受关注。作为会计标准的一项制度创新,存在许多外部事件导致利润的形成,从而诱致现行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规模不是随机的,对此,我们可以进行严密的学。

一、产生会计标准国际化需求的经济分析。

1973年,由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发起创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自成立以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修订了几十项国际会计准则,但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是由民间机构所制定,并没有强制的约束性,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制定有自己的会计标准,且这些会计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家都表现出对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强烈需求。对于现行制度均衡(各国都有自身的会计标准)的打破,要求创新国际化会计标准,是由于多种原因使得现行制度安排不再是这个制度安排集合中最有效的一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对会计标准国际化的需求作出了贡献。

(一)市场规模的变化能够改变特定制度安排的利益和费用。

会计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规模和程度而变化的,也是与其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联的。在早些时期,经济全球化尚不明显,国际资本市场也不够发达,故国际间的经济贸易交流相对较少。由于各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经济、文化、传统和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会计标准与模式。在当时经济坏境下,各国按照自己的特征而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标准是最有效的制度安排。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会计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出于优势互补,节约成本,降低税负和风险,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利润等目的,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也在逐渐演变。当代跨国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在国外拥有对资产的控制权和企业经营的决策权[1].为了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监管,以及提高经济与财务决策、业绩评价等的工作水平,无疑要求规范跨国公司会计和财务报告。这也是东道国和居住国政府实施监管的必然要求。会计标准国际化使母、子公司所提供的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可直接得到使用而无需按某一标准(准则)来调整或转换。这样一来,既降低了跨国公司的管理成本,也有利于总部及时对所获得的信息作出决策,提高效率,增加收益。

(二)技术对改变制度安排的利益有着重要。

尽管大规模经济组织的发展要求会计标准国际化,但若无相应的技术变迁,这一要求也无法得到满足。一般地,技术变迁使产出在相当范围里发生了规模报酬递增,因此使得更复杂的组织形式的建立变得有利可图。21世纪下半叶掀起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和要求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对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传递、使用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使得会计信息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传递和共享由梦想变为现实。正是这场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管理一个全球性的,复杂的跨国公司变得切实可行;同时也使总部能及时有效地获得各所属公司的所需信息,大大缩小了空间距离。这一技术革新不仅增加了会计标准安排改变(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潜在利润,而且也降低了这一制度安排成本。从而推动和加速了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

(三)各国对收入预期的改变导致了他们对会计标准国际化这一新制度安排的收益和成本的全面修正。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强有力支持,从而获得日益广泛的认可。截至1999年12月,纳入证券交易所国际联盟和欧亚证券交易所联盟统计的62个国家和地区的85个证券交易所中,已有67个证券交易所允许本国或本地区发行证券的外国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为什么国际会计准则会日益受到认可和欢迎呢?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等国际性筹资日益增多。会计标准国际化大大降低了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的交易成本,从而大大降低了国际筹资成本。对此,不仅资本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包括发达国家也能从会计标准国际化中获得好处。因为采用会计标准国际化后,无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调整或重编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这是各国对会计标准国际化所带来益处的共识。然而,任何一项制度变迁都是需要成本的,会计标准国际化也不例外。的确,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实质是各国的利益之争[2].在这场国际化制度变迁中,国际会计准则能较多地反映哪国的会计精神,哪国就能以较少的成本,较快的速度获得会计标准国际化所带来的益处。基于此,英美等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反映较快,处于主动地位,在这场利益战中大获其胜。因为这场改革的大部份成本和风险实际上由发展中国家承担了。那是不是发展中国家就没有必要实现会计标准国际化呢?从来看,发展中国家确实处于被动地位。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可对会计标准国际化成本与收益进行预期,试想若发展中国家现在抵制国际会计准则,于是他们就得去创建自己的会计准则模式并加以贯彻和实施,这是需要一笔费用的。然而,会计标准国际化是必然之势,最终还是得纳入国际化会计标准之中,除非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事实与经验告诉发展中国家这是行不通的。这样一来,发展中国家就不得不在若干年之后放弃自身的准则模式转而实施国际会计准则,这一会计标准的改变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以及所需的费用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况且在这若干年中还得不到会计标准国际化所带来的好处。由此可知,这种曲折的会计制度变迁只会使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成本而获更少的收益。也正是这种对会计标准国际化所带来收入预期(长期与短期)的改变,导致了他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会计标准国际化这一新制度安排的收益和成本的全面修正。进而趋动了各国对会计标准国际化的需求。

二、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外部收益来源。

会计标准国际化这一制度创新属于典型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这是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3].“外部利润”就是在现有经济制度安排状态给定的情况下,无法获得的收益[4].会计标准国际化正是适应各国在现行会计标准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获利机会而自发倡导、组织和实施的。从上讲,有许多事件能导致利润的形成。下面,笔者将具体说明诱致各国努力创新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收益来源。

(一)规模经济

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是一种技术现象,它所反映的一个事实是,最有效(单位成本最低)的产出可能需要企业的规模很大,以致于要求有比单个所有者或合伙制形式能够负担的费用更大,组织更为复杂的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顺利地增加资本,扩大生产规模,获取全部的规模经济优势。企业自身的组织形式可能是它的可得资本供给量的很好的决定因素。股份制的创新允许在现有的新技术下获取外部利润。然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出于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全球性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国际性的复杂经济组织(跨国公司)。另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也较好地解决了资本需求。但要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跨国上市融资,必须按照上市交易所的标准重编或调整其财务报表。很显然,会计标准国际化对于降低跨国公司的管理成本、减少跨国发行证券和股票上市的费用、提高证券市场效率以及跨国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在现行会计标准制度下所无法获取的外部收益。

(二)交易费用。

在市场上进行的每一次交易,实际上都涉及到一份合约,致使产权在单个合约当事人之间全部或部份地转让。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不仅包括签约和谈判成本,而且还包括度量和保护产权、为获得权利而从事活动、监督行为和组织成本。[5]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投资、融资、国际贸易等每一次交易实际上都涉及到一份合约,而每一份合约都必须建立在对各当事人(公司、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财务信息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采用的会计标准不同,无疑必须重编或调整自身或对方的财务报告以充分了解其财务信息。会计标准国际化则大大降低了这些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例如有A、B两个企业,他们的资本,资产总额相当,获利能力也相当。A公司采用了国际会计标准来编制财务报表,B公司则没有。由此可知,A公司无需重新编制或调整报表,就可直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已认可国际会计准则的交易所上市融资,而B公司则要么不能上市融资,要么得重新编制或调整其报表。显然B公司不是筹不到所需资本,就是筹资成本要大于A公司的筹资成本。另外,在世界贸易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有意无意地被纳入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谋求自身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同样,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也不得不与国际贸易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产生各式各样的联系。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会计信息已成为各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重要媒介,企业从事对外贸易,需要通过分析客户的财务报表评价其资产实力、财务风险和资信状况;企业到海外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债券,需要向投资者或债权人提供财务报告等。可想而知,会计标准国际化可使各企业的财务信息直接得到使用,大大降低了市场的交易费用,从而加速市场的发展。交易费用太高,将会阻止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市场的运作效率。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