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对策研究

摘要:物联网、移动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提供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智慧。

文章比较了泛在学习资源和传统学习资源,分析了泛在学习资源建设应用现状,针对不足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措施。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泛在学习;移动学习;微型学习;泛在学习资源;传统学习资源   物联网、移动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尤为突出的影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也迈入了“快餐学习”,如今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倾向于随时随地利用如智能手机、PC机、PAD等进行泛在学习,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学习资源

1泛在学习资源和传统学习资源的比较   泛在学习亦称无缝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学习的活动。

泛在学习是数字学习的延伸,同时又将移动学习、微型学习等纳入其学习体系。

因此,泛在学习资源不仅包括了数字化学习资源,还包括了微型学习资源、移动学习资源等新型学习资源

和传统学习资源比较,泛在学习资源更注重交互性、即时性、智能性、动态性、情境性。

两者的区别,具体见表1。

2泛在学习资源建设应用现状   2.1社会各界愈发重视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将继续“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广泛应用”,同时“鼓励企业积极提供适应泛在学习的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及服务”。

如今,各高职院校都正在加快建设泛在学习资源,把学习资源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鼓励教师学生建设与使用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师课堂、微课等资源,努力创建“教师人人建、学生人人用”的资源共享共建氛围。

很多企业也愈发重视在线教育市场,为泛在学习资源搭建平台,比如“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易云课堂”、“传课网”、“腾讯课堂”、“微课网”等。

2.2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7年6月,在线教育的用户达1.44亿,在线教育市场迅速发展。

以爱课程网为例,截止2017年4月,中国大学MOOC平台注册用户近750万,拥有近2000门课程,15万个课程视频数量,选课人次近2500万。

2.3应用成效显而易见   精品共享课程、慕课、名师课堂、微课等项目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能随时随地获取这些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智慧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选课、学课的在线教育平台;“知乎”是一个优秀的交流互动平台,其中富含大量高质量的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均来自学习者彼此分享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3目前泛在学习资源建设应用的不足   从早先的精品课程到后来的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课、名师课堂,这些给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3.1质量参差不齐   从表面上看,很多学习资源平台涵盖的课程门数很多,但是有相当部分的课程只是名称不同,内容相同或相近,这些“海量”的资源质量良莠不齐,给学习者在资源选择上带来了困难。

3.2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泛在学习资源建设应用上落后于本科院校,适用于高职学生学习资源相对较少。

此外,大多数泛在学习资源建设时缺乏对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目的等方面差异的考虑,大部分现有的泛在学习资源无法满足高职学生的个性需求。

3.3缺乏对学习的监管   相当一部分资源平台缺乏对学生学习监管。

高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部分学生在线学习时“投机取巧”,比如“只播放不观看”、“代学代考”,借助“作业帮”、“答题网”来获取“快捷”的答案。

此外,网络上存在大量的网络游戏、娱乐节目,以及一些?S色、欺诈、广告等不良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进行泛在学习的效果。

3.4缺乏一体化设计   部分学习资源库只是将学习资源进行简单地“堆砌”,各个学习资源之间过于离散,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学习资源之间不能有效融合成一体。

4泛在学习资源的“四化”建设应用原则   4.1资源建设一体化   建设泛在学习资源时,要纸质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使两者能相互支撑、相互配合,融合成一体。

这样既可以发挥纸质教材资源完整性,又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的形式多样性,从而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

例如,学习者遇到难解的题目时,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扫一扫”该题目旁边的二维码,立即能够获得相应的试题解答视频。

4.2资源设计碎片化   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合理拆分和组合教学内容,按照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设计短小精悍的“微资源”。

目前,微课很好的符合了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学习者可通过智能终端流畅地在线学习,单个视频资源的播放的时间短,容量小。

4.3资源学习智慧化   借助云计算、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能记录、能分析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情况,并能向学习者“智慧”推送学习资源的泛在学习资源平台

假设第2、5道题考察的是同一个知识点学生做对了第2题,系统会提示其可以跳过第5题;但是学生第2题做错了,系统会进入第5题,让其加强练习。

例如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资源学生反复浏览或者点击,平台系统会提示教师需要加强对该知识点的讲解。

4.4学习过程互动化   高职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时,如果缺乏监督,容易松懈;如果缺乏交流,容易枯燥。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经常沟通,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够改进教师的教学。

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情况,教师可以为不同的学生进行“量身打造”学习计划,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教师有必要及时掌握好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学习效果好时,教师要多表扬;当学生学习“停滞不前”时,教师要多督促;但学生学习碰到困难时,教师要多帮助;当学生学习“心灰意冷”时,教师要多鼓励。

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或手段等。

5泛在学习资源建设应用的保障措施   国家教育部提出到2O2O年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让人人享有学习机会,倡导全民终身学习

高职院校建设应用泛在学习资源势在必行。

5.1营造随时随地可学的学习氛围   例如发展各类学习型组织,打造包括“科技讲座”、“文化讲坛”等学习活动,鼓励网上校史馆、新生掌上游校园等数字化资源向师生开放,营造随时可学、随处可学的学习氛围。

5.2团队成员分工合作   整个泛在学习资源建设团队分为设计、开发和支撑共3个子团队,其任务分工不同,具体见表2。

各个子团队分工明确,同时要注意紧密合作。

5.3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   为了建设优质的泛在学习资源库,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认同信息和网络,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熟练使用信息工具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优化、发布。

学生要获取满足自己要求的泛在学习资源,也必须提升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检索与分析的技能,能熟练借助学习工具进行自主学习

6结束语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应用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只建设,不应用”,也不能“重建设、轻维护”。

泛在学习资源需要一边建设一边应用,一边应用一边改善,不断增设,不断完善。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