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本地新闻资源”两题:如何拓展人脉资源

新形势下,时事编辑仅仅经营好自己的版面是不够的,更应为媒体互动“牵线搭桥”,在拓展本地新闻资源上有所突破。

异地新闻可以引出本地新闻      2005年3月14日,我在本报的“中国新闻”版转载了《重庆晨报》的一则消息:《重庆开县救人英雄冷清下葬摇19名被救者无一到场》。

说的是重庆开县丰乐镇乌杨村44岁的村民金有树,路见满载乘客的中巴撞进池塘时,奋不顾身跳入塘中,打烂车窗将被淹的19名乘客全部抢救上岸,自己却因浸泡冷水时间过长,呛水引发肺病,举债就医数月,不幸去世,临终时嘱咐家人一定要还清几万元债务。

金有树下葬时,19名被救者却无一到场。

这则报道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当天下午,汕头一家公司老板张先生给笔者打来电话,希望能帮他与金家取得联系,他想给金家力所能及的帮助,完成英雄的遗愿。

出于新闻敏感,笔者意识到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立即将情况向报社老总汇报,老总对此也相当重视,认为这是体现汕头人精神的好题材。

几经权衡,我们决定与《华西都市报》进行“新闻互动”,派出精兵强将前往重庆,实地采访金家并转达汕头老板的心愿―――接金有树先生的儿子金军到其公司上班,一边赚钱替父还债,一边学习生产技术。

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本报推出“汕头人情暖大巴山”系列报道,发稿20多篇,受到读者欢迎,也获得市委主管部门的好评,称之是“跨区域实现新闻资源共享的有益尝试”。

说实话,在我多年的时事编辑生涯中,所编新闻报道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不少,但似乎都没有这次令我激动。

因为通过这次媒体互动,不但让金军找到工作,解决了金家的燃眉之急。

还让我看到了在新形势下时事编辑的另一种责任,即:异地新闻本地新闻并非毫不相干的,地市报时事编辑必须有意识地为本地媒体发掘新闻资源,并以此获得更多的独家新闻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假如笔者当时看到《重庆晨报》的报道后无动于衷,不把它选出来在本报加以转载,张老板或许不可能看到这条新闻

他是从本报获悉重庆救人英雄金有树的遭遇后,产生帮助英雄的儿子来汕打工还债念头的。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与公司其他几位董事商量时,大家一致同意,不但腾出最好的宿舍等待金军的到来,甚至在工作、生活上都为照顾金军作了细致安排。

其次,如果笔者接到张老板的电话以后,认为这是发生在重庆的事情,张老板你别多管闲事,随便敷衍他几句,也许就没有了后来那些感人肺腑的“汕头人情暖大巴山”系列报道

事实上,当时汕头全市上下正掀起实践“汕头精神大讨论”活动,那26篇特派记者颠簸数千里、历尽辛苦采写的鲜活报道,折射的正是汕头“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自然成了版面的最大亮点,每天都吸引着无数读者追着阅读。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采访为爱心接力活动,得到汕、渝两地许多单位的大力支持,成功地摸索出一条跨地域整合新闻资源的新路。

同时,由于与《华西都市报》新闻互动,26篇报道在汕、渝两地刊发,对提升本报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一年前,广东《汕头日报》在其综合新闻版开设了“网眼看汕头”专栏,每周两期,每期六七条信息,内容都是从其它新闻网站转发、摘录的全国各媒体关于汕头报道

该栏目最大的特色就是,它能给本地读者一种新鲜感,使之“跳出汕头汕头”,获得一种阅读上的满足。

如今,“网眼看汕头”已成为《汕头日报》的一个特色栏目,很受读者欢迎。

这件事又给我一个启示:时事编辑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时事版,还可以发挥对网络新闻较熟悉的优势,在全国各地“撒网”,“捕获”漏网的本土新闻,丰富本地新闻资源

像《汕头日报》“网眼看汕头”去年刊发的一系列稿件,诸如《潮南人占据深圳电子市场半边天》、《汕头青蟹上海价高》以及《现任外长李肇星:60年代牛田洋事件幸存者》、《汕头三和公司参与开发蒙古煤炭》等,都是编辑“大海捞针”的杰作。

这些新闻大多是本地媒体未曾报道的,虽不属什么重大题材,但它们都是“流失”了的本地新闻资源

把它们重新挖掘出来,“冷饭新炒”,自然别有一番风味。

所以,作为一名时事编辑,除了要经常上网为自己的版面“找米下锅”外,还应做“千里眼”“顺风耳”,多在“g o ogle”或者“百度”网上搜索与本土有关的新闻资讯,捕捞“漏网之鱼”。

随着新闻界竞争的日益激烈,报道独家新闻便成为各个新闻单位出奇制胜、赢得受众、提高自身知名度的法宝。

为寻找独家新闻,各家媒体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报纸设立“有奖报料热线”,不惜花重金来买独家新闻线索;有的报社在各县区、各行业、各部门安排“耳目”,以挖掘独家新闻;更多的报纸是鼓励记者“沉”下去,采写独家报道,或者通过各种策划来“制造”独家新闻……我认为,为增加独家新闻报道,在各地已经报道新闻中进行“二次开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们要发挥时事编辑对网络新闻较熟悉的优势,把那些具有价值的、适合自己报道新闻找出来,进行“再加工”,或派出本报记者重新去采写,同样能写出视角新颖、引人入胜的独家报道来。

比如《潮南人占据深圳电子市场半边天》一文,原是发表在深圳媒体上的一条新闻,《汕头日报》“网眼看汕头”栏目的编辑发现后,经过一番加工,转发在自己的栏目里。

由于同城的媒体还没有对这件事报道过,按照“率先刊播”是独家新闻重要特征的说法,这条稿子也可以说是一条独家新闻

当然,如果《汕头日报》在获悉这个新闻源后,能派记者到深圳,实地采访潮南人在鹏城的创业故事,推出类似“潮南老板在深圳”的系列报道,这样货真价实的独家新闻一定更会吸引读者

(作者单位:汕头特区晚报)。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