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所得税法和所得税准则对电网企业的影响分析

【摘要】 文章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指出了企业进行纳税调整和账务处理的具体做法,以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 差异; 会计核算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新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是为了规范企业所得税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所得税会计是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按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的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它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比较,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存在哪些差异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如何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进行纳税调整?如何根据新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本文对此作一分析。 毕业论文      一、基本差异      (一)目的差异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所得税是为了规范企业所得税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它是一种费用,在计算企业净利润时,要扣除所得税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是为了课税,根据纳税人的实际纳税能力,确定一定时期内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从税法的角度来看,所得税是一种义务,不是一种费用,《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二)项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所得税税款不得扣除。   (二)所得税定义差异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和其他费用一样,符合费用的定义和确认的条件,所以也属于一项费用,称为所得税费用企业核算所得税,主要是为确定当期应缴所得税以及利润表中应确认所得税费用。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同时,会计所称所得税包括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的各种境内和境外税额。也就是说,全部境内、境外所得税都要确认所得税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从税法的角度来看,所得税是一种纳税义务,而不是一项费用企业应该不把所得税作为费用的前提下,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缴纳所得税后,再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第三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第三十一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税款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所以,税法上没有所得税费用之说。

代写论文   《企业所得税法》所称应纳税额不同于会计所称所得税,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去应减免的税额和允许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第十七条规定,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第二十三条规定,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也就是说,境外税额允许抵免,但因受抵免限额的限制,不一定能够全部境外税额都得到抵免。   (三)范围差异   所得税会计准则不涉及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但因政府补助产生暂时性差异所得税影响,应当按照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   《企业所得税法》涉及政府补助收入的征税、不征税与扣除,全部政府补助都应计入收入总额,除第七条第(一)项规定的财政拨款收入为不征税收入和其他另有规定的以外,财政补贴收入等政府补助也属于应税收入。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企业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发生特殊交易或事项时,如企业合并,在确认因交易或事项取得的资产负债时即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作文 /zuowen/   第一,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其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例如,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企业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100万元的坏账准备,其账面价值为1 900万元,这是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第二,按照准则中对于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这是确定所得税费用的关键也是基础,后文重点讲计税基础的确定。   第三,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乘以企业所得税税率,确定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并与期初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相比,得出当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它是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发生额的综合结果,作为利润表中应予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一个组成部分。   用公式表示为: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应予说明的是,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一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例1,某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 000万元,会计期末,其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如计税基础仍维持1 0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5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除该事项外,该企业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   会计期末在确认50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00万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万元    确认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影响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5万元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   二是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该递延所得税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记入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论文网 中国论文联盟。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