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导读服务与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

【摘 要】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员以印刷型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为纽带,以互联网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为基础,在新型高校图书馆中,对读者进行查找和利用信息资源导读工作,提高自身信息素质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读者信息素质

【关键词】信息资源 导读服务 信息素质 新型图书馆      信息素质(也称信息素养)概念的产生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来的, 2002年,国际图书馆联合会(IFLA)正式成立了专门的信息素养部门(Information ;Literacy Section),致力于促进各类型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促进信息素质教育在国际上的普及与发展。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世界各主要地区举办“信息素养培训者师资培训班”,以此来培养一批信息素养领域的培训工作者,并经由他们向各自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信息素养的知识、经验与技能。

由此看见,信息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信息素质教育是以培养用户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为宗旨的教育,高校图书馆承担着全校范围内信息素质教育普及和提高的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社会读者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拓展,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和信息导读服务中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位馆员都应成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和信息素质培训师。

1新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导读服务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经过图书馆员精心加工整序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网上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读者获取信息和提高信息素质的主要场所;设施、设备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氛围,是读者理想的学习场所;人员组建上,高校图书馆员有着丰富的信息开发、管理经验和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能充当信息资源的组织者和导航者,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导读服务。

新型图书馆是印刷型信息文献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并存的图书馆,因此信息资源导读工作应从这两方面着手。

首先,印刷型信息导读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的基础工作,即使在网络信息发展迅猛的今天,绝大多数的人类文化知识、文化遗产仍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着,它具有逻辑性强、科学可靠、成熟稳定、读者熟悉其阅读形式等特点,是读者最经济、最直接地获取信息资源和新知识的渠道。

其次,网络信息资源导读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重要一环,它是以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为纽带,以互联网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获取信息习惯等为基础,对读者进行教育、指导和辅导,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新、全、广、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已成为当   今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重点。

2 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信息素质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其年终报告中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具有能够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员应该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善于应用信息资源的,熟练运用多种信息工具技术和技能的,并对读者进行指导和服务的人。

因此,高校图书馆员应该成为信息素养人,应该具有一定信息素质

其主要包括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高校图书馆员所特别拥有的信息职责等。

2.1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

互联网及其他网络的开通,为人们获取信息打开了方便之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传统伦理道德相悖的现象,如传播非法、淫秽、虚假,网络安全、网络信息共享、版权等问题。

信息社会中,高校图书馆员在浩瀚的信息资源与广大读者之间承担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只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才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自觉抑制信息污染,开发出较高质量的信息资源,积极为读者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广大读者增强信息道德意识、健康地查找和使用信息资源,从而达到培养读者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思维品质的目的。

2.2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心理反映,其中包括对信息的正确认识、对自身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和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

高校图书馆员信息意识,具体表现为对信息要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尤其是对新的或重要的信息的感悟。

善于从他人看来微不足道、毫无价值的信息中发现信息的隐含意义和价值,在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时,才能具有较高地分析、判断、吸收信息的能力,信息意识的强弱,关系到信息行为的效果,时刻关注各类信息并将其与所关心地和待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信息资源导读工作的质量。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