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能力本质属性与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从内涵与外延两个角度对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进行探析,并基于其动态性和能力性两个基本特征,提炼出4项本质属性知识性、学习性、资源性和阶段性。

然后以其本质属性为基点,分别从4个角度对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研究发现知识获取、管理层认知、组织柔性以及其他因素对提升企业动态能力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动态能力;本质属性;影响因素      当今时代,基于创新的竞争逐步成为企业竞争的主流,竞争形势的变化、环境特征的转换以及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使企业精心构筑的特异能力丧失效能,甚至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绊脚石。

传统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如产业定位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乃至资源观理论,都无法对动态环境下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机理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面对这种形势。

解释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动态能力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了持续发展,逐渐成为西方战略管理领域一个重要理论分支。

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动态能力理论对企业经营实践的指导作用仍然有限,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的概念内涵和属性特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讨论,进而对企业如何提升动态能力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帮助企业在新环境下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挑战,变“危”为“机”,实现动态致胜。

一、动态能力属性      动态能力是“企业对内部和外部的竞争能力进行整合、构建或者重置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它反映了企业在既定路径和市场位置约束下,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Teece,Pisano et al.1997),是通过组织学习获得的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行为模式,用以产生和调整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根据Eisenhardt等人研究,动态能力可以具体划分为三种类型:整合资源能力,例如产品开发能力、战略决策能力企业内部资源重构的能力,例如资源分配流程、共同演化、修补流程等;获取和释放资源能力,例如生产新知识的流程、联盟和并购流程、退出流程(Eisenhardt and Martin 2000)。

基于动态能力概念内涵分析,笔者认为,动态能力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动态性,即企业要依据外部环境变化适时而变;二是能力性,即企业对内部各项资源和技能进行整合和重新配置以匹配外部环境的能力,由此决定了企业动态能力的4个基本属性知识性、学习性、资源性和阶段性。

现分述如下:      1.知识性。

动态能力知识属性源于其能力性,因为能力可以被看成是知识的集合,能力企业完成某项任务的一个或者一系列惯例(routine)。

企业可以看成是知识的库存,而组织惯例执行了组织的记忆功能,将已有的知识存储于惯例之中,并在竞争中搜寻新的知识

隐藏于惯例中的组织知识,依其可见度可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大类。

显性知识可以被准确描述,常常通过编码化方式体现在手册、蓝图、信息系统等各类存储媒介中;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经验,难以描述,依赖于潜意识的理解运用。

Nielsen研究了企业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按照知识企业能力中的作用将其分为特殊性知识、整合性知识、配置性知识三种类型,而企业能力的变化和上述三种知识的变化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既然所有能力的变化可以视为对应知识的变化,那么动态能力也必然具备知识属性

另外,动态能力往往被看成是“学习惯例惯例”或者“改变惯例惯例”,因此,动态能力所对应的知识更多的是配置性知识,即使用知识(特征性知识或者整合性知识)的知识

2.学习性。

动态能力动态性和知识性决定了其学习性。

由于环境变化具有不确定性,技术范式、顾客偏好、竞争对手等各类因素都持续发生变化,因此,决定了企业必须适时应变。

从长期来看,企业所面临的变革具有重复性特征,这一点体现在技术变革方面尤其明显,例如,著名的“摩尔定律”揭示了计算机硬件技术在长期内持续改进这一事实。

既然动态能力的作用对象及其本身都具有知识属性,那么面临重复出现的变革企业学习效应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Teece等人(1997)指出,学习是比整合更加重要的一个动态能力机制。

通过组织学习企业将逐步形成转变流程的规制,并能有效避免战略失误。

笔者认为,影响动态能力学习效应不仅体现于某一类变革(比如技术维度)重复出现的情况下,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于环境变革重复出现在不同维度的情况下。

企业所面临的变革不是在同一个维度重复而是在多个维度交叉出现时,简单地进行某些组织程序和规则的调整已经无法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革,因此,企业必须对现有规则赖以建立的基础原则和假定进行重新思考,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应性调整。

通过这种深层次、重复性的思考和调整,企业变革更加柔性和智能化,最终其动态应变的能力也获得更高层次提升。

3.资源性。

动态能力资源属性源于其能力性。

RBV理论认为,企业所拥有的特异性资源能力竞争优势得以获取和维持的根源。

早期的RBV观点并没有对资源能力进行严格的区分,其后随着能力理论的兴起,资源能力的差异性开始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

企业资源(例如资产设备、技能、专利以及资金等)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投入品,而组织能力则是企业调用资源完成任务以获取竞争优势的功能。

依据能力层级结构理论,企业的运作能力动态能力都是企业配置和运用资源的方式,可见,动态能力的作用指向依然是企业资源(包括资源之间组合的方式与结构)。

动态能力资源属性,不单指其作用对象是企业资源要素,而且指其本身同样具有资源构成性。

最近部分学者已经开始对构成企业动态能力资源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BLyler和Coff认为社会资本是构成企业动态能力的一个核心成分,而Wooten和Crane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源于人力资本。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