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之我见

摘 要 二十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读者反应理论,以新的视角不断为文学作品研究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读者反应批评文学批评中实现了由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向读者中心的转向,并且这一文学批评的新范式有其自身的特征,以读者为中心的特殊研究领域决定了批评家们观点及流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读者”、“反应”等特定内涵术语和概念虽同宗同源,又表述不一。本文简要阐述了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内涵和特征,旨在说明这个新范式既是文学研究新视角,同时又是文学研究新的挑战。

关键词 读者反应读者反应理论文学批评

1 读者反应理论概述。

1.1 读者反应批评接受美学。

回顾流派纷呈、主义跌出的20世纪文学批评史,特里·伊格尔顿十分精辟的概括说:“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粗略经历了三个阶段:专注作者(浪漫主义和19世纪);专注文本(新批评);近几十年又从文本转向读者。”①转向读者的第三阶段就是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这一术语产生于美国文学批评,突破传统的把认识的中心放在读者身上,并没有形成固定的理论团体,泛指文学研究中所有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

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理论首先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由康斯坦茨学派的代表人物姚斯和伊泽尔提出,称之为“接受美学”。他们认为美学研究应该集中在读者作品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解释等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

虽然研究读者接受研究读者反应有相似之处,但是不能简单的把上述两个理论混为一谈,读者反应批评并不是接受美学在美国的分支。美国学者简·汤普金森在编《读者反应批评》一书时也有概念的混淆,她定义的读者反应批评学派“这个术语是为了区分出一个研究领域,指那些使用读者阅读过程以及反应这类用于的批评家。”② 两个流派都侧重于读者,也同样研究阅读过程好阅读行为,但是二者仍然有明显区别。姚斯和伊泽尔分别受伽达默尔和英伽登的影响,二人承袭和发展了阐释学和现象学理构成接受美学的哲学运用;读者反应批评则具有新批评派的实验性和运用性,同时又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影响,是一种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批评方法[1—5]。在了解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下文将详细说明读者反应批评这一理论

1.2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主张及特征。

作为一种新思潮,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队伍不断壮大。美国提出的新术语被学界广为接受,欧洲的接受美学和美国批评界的读者反应研究都成为这一国际研究大潮中的一支。虽然各流派有不同侧重,但都以读者为中心研究读者文学作品阅读活动,总的来说其理论主张有以下五点:(1)文学作品文本是已完成的含意结构,但其意义是读者的个人再创造;(2)文学批评的注意力应该从作者的文本转移到读者反应上,重点关注读者文本内容的系列反应;(3)文本不存在某种唯一正确的含义,没有所谓正确的或者唯一的阅读读者不同则见解不同,对文本的一致意见只存在于特定条件的某些读者中;(4)重点分析了读者反应形成的主要因素,文本所提供的东西与读者“主观”反应之间的关系等;(5)以新批评的细读文本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工具,实验性的分析读者反应。以理解反应问题作为文学教学的突破口,将读者反应批评变为“一种教学方法”③。

此外,读者反应批评是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它表现出以下几点具体特征:(1)指出“读者”这一特殊的研究领域,文学批评家们运用“读者”、“反应”、“阅读过程”等具有特定内涵的术语和概念进行研究;(2)具体考察的是:作者对阅读作品读者的态度、不同的读者类型和阅读群体、读者地位及实际阅读中的读者对确定文学作品意义所起的能动作用,还有阅读文本阐释之间的关系等等;(3)所有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流派都对读者反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影响,如:新批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和解构主义等等。不同流派的影响使得“读者”、“反应”等概念有多重定义,并且各种不同理论倾向最终通过读者反应理论形成一个开放并不断发展的理论系统;(4)对文学作品自身的地位发起挑战,以读者反应的主观性破坏文学文本的客观性概念。重新调整了文学作品读者之间的关系,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等同于作者的对作品意义再创造的诠释者。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推波助澜,让更多的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理解作者、文本和作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是以新视角理解文学作品本身和它的意义。

2 读者反应批评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意义。

2.1 开拓文学批评新视角

读者反应批评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和对文本阐释的主观能动作用,把作者、作品读者看作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从阅读接受批评活动的主体性方面开拓文学批评的新领域,为文血压就和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范式。

姚斯宣称“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讲注定是为这种接受者(读者)而创作的”④,没有读者阅读文本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具备任何深刻意义。然而读者的种类和层次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读者群体的比较研究即为新视野之一。不同的读者具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期待视野,其鉴赏水平和评判标准也存在差异,所以对同一作品反应也可能大不相同。姚斯还提出“真正的读者”实质性地参与了作品的存在,甚至决定着作品的存在。⑤伊泽尔也提出“文本的隐含读者”概念,在文本的结构总是一种完全符合对阅读的期待来设想的。这意味着“文本中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实际读者则始终是文本中隐在读者的不充分的实现,实际读者只是实现了阅读的一种可能性而已。”⑥,还有布吉森的“冒牌读者”、卡勒的“有能力的读者”和费什的“有知识的读者”等概念。

其二,在读者调查中,读者反应批评着重读者反应研究,并且将其看作变量进行量化分析以得出科学结论。这种反应研究表现为多种形式和手段,如:问卷调查、座谈访问、抽样分析和测量统计等,并且调查对象覆盖面广,从普通大众到专业人士和评论家都包含在内,调查的内容涉及文本本身和读者阅读期待,更深入涉及读者阅读过程和阅读心理。读者反应批评以一种方法论的形式引导批评家们进行读者调查,其结果有助于他们摒弃个人观点来客观评价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读者反应批评是对阅读过程、阅读功能和阅读效果进行分析,聚焦在阅读过程是什么以及阅读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的问题上。所以在分析文本读者和二者之间关系的同时,还要分析阅读的功能和效果。“既然作品是在阅读中生成、阅读者参与作品意义的创造而成为创作者之一,就要对阅读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了解读者的前理解如何填补文本的空白并产生新的意义。”⑦。

2.2 对传统文学研究的挑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的兴盛和发展使读者反应批评在西方文学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引人注目,这种新领域、新视角迅速波及全球,成为国际性研究主题,它不仅打破了以往的作者中心和文本中心,更是对传统文学研究新的挑战。

首先是对传统文学经典的怀疑和挑战。一直以来的文学经典作品是由少数权威学者和评论家评定的,他们可被划为“特权阶层读者”,在过去他们在文学作品价值和意义评定上有权威性。然而读者反应批评读者接受情况予以考虑,对权威发起了挑战,读者反应批评要求综合考虑各阶层、各类读者阅读接受情况,再确立更能为大众接受文学经典。比如,美国历史上掀起民主运动大浪潮的女权运动和民权运动,在肯定女性地位和有色人种地位和权利的同时,也使得一些女作家和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广受欢迎,甚至被列为文学经典。

此外,就得文学史观也同样受到了怀疑和挑战。因为传统的文学史均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更是由少数权威学者和评论家编订的,几乎没有考虑过读者接受情况和能动作用。读者反应批评则是把读者视为文学研究的第一要素,那么文学史就应以读者阅读文本为起点,换言之,如果将某位作家编入史册,则应该以其发表的第一篇被阅读作品为开端。

第二是文学教学法的改革。费什将读者反应批评定义为一种教学方法,即挑战传统文学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和评价,转而变为课堂上对各阶层读者反应的介绍,同时还要求学生作为读者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不仅有助于传授知识,还能够活跃学生思维,通过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文学价值观,而不是教师照本宣科灌输的既定理论和意义。读者反应批评的实验性和方法论也深刻影响着比较文学研究,它要求对文本进行对比研究,此外还要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各种不同文学价值进行对比和研究。就不同的读者群而言,读者阅读同源文学和译介作品反应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对文学研究着实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结语。

综上所述,20世界的西方文艺批评大致经历了作者—文本读者的三个阶段,呈现出的是侧重不同的文艺理论的发展过程。事实上,这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并存在交叉的,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将其分别孤立开来,从作者逐渐过渡到读者中心是认识论的发展变化,是受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除此之外,对于读者反应批评的认识更不能与欧洲接受美学想混淆,发展至今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越来越多的文学批评家投入其中,其内涵也是日趋完善系统起来。并且在文学研究领域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批评方法,不仅指出了文学研究新视角,还是对过去传统文学研究的新的挑战,强调阅读过程的同时还肯定了读者的能动作用,是一种灵活机动的、开放性思维方式[6—9]。

当然,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我们也不能忽视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存在的问题。第一,在群里作品意义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夸大读者的作用,否则作品本身的客观性就会消失,文学批评便会走入极端主观主义;第二,在文本阐释中也不能过分强调读者的能动作用,否则会导师意义的负责性和不确定性,甚至会出现以读者反应批评为借口篡改文本意义的情况。一部作品的意义原本就有作者意图赋予的意义,读者反应批评要求的是不把读者视为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系统研究分析作者、文本读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之后,更好的阐释作品的意义、探寻文本的价值。所以在做读者反应批评研究时,或者在做文学研究时都应当注意这些问题。

注释。

①《文学理论导论》,明尼阿波尼斯,74页,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9年英文版。

②《读者反应批评引论》,《读者反应批评》,23页。

③[美]斯坦利·费什:《文学读者中:感受文体学》,86页,王逢振,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④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苑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⑤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28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295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杨平:《读者反应批评——文学翻译批评新视角》,40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

参考文献。

[1] 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苑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刘捷,邱美英,王逢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 [美]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M].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 陈厚城,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6] 文学理论导论[M].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9.

[7] 刘峰.读者反应批评——当代西方文艺批评走向[A].外国文艺研究.

[8] 杨平.读者反应批评——文学翻译批评新视角[A].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

[9] 王钟陵.论读者反应批评[A].学术月刊.2014.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