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公立医院全科医学体系构建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地市级公立医院建立完善全科医学体系成为全科专业基地建设的根本保障。

本研究基于地市级公立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的实践探索,研究适合地市级公立医院全科医学建设发展的规律与途径,构建出符合地市级公立医院实施标准的全科医学体系。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全科医学 住培管理 教改创新 地市级公立医院   中图分类号:K826.2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Medical System in Public Hospitals   CHEN Jia—gang, CHEN Wei—ping, YAO Yong, CUI Xiao—chuan, GUO Hua(Wuxi People ’s Hospital Affi 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023)   Abstract:Establishing a perfect general practice system in municipal public hospitals has become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professional base,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ules and approach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neral practice and constructs general practice system consisten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standards in municipal public hospitals, starting with multilevels, based on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establishing general practice department in municipal public hospitals.   Key words:General practice; Management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Innovation of teaching reform;municipal public hospitals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是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独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综合性专业学科,也是全科医师在社区为个人及其家庭提供个体化和人性化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又称为家庭医学

全球性的卫生改革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服务重心由医院转向社区,从治疗转向预防,从个休延伸至群体,不断发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科医疗主动服务模式。

1 全科医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1 国际背景   全科医师在许多国家很受重视,成为首诊医师,承担着国家卫生服务系统的守门人职能, 因此全科医师队伍发展很快,以致全科医师人数在医生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有的国家甚至超过一半以上。

澳大利亚有全科医师34500名,占所有医生数量的2/3,专科医生15300名,平均每千人中有2.5名医生[1]。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是全球家庭医生的?M织,把全世界的家庭医生汇聚到一起,以尽可能高的标准支持家庭医学领域的教育、培训及研究。

目前WONCA 对于家庭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全球标准包括:使命与成果、培训流程、学员评估、人员编制、训练目标设定和教育资源、训练过程评价、治理与管理、内容不断更新等[2]。

1.2 我国现状   我国具备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者共10670人,全科医师严重短缺。

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是限制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010 年3月国家颁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鼓励三级医疗机构建立全科医学科。

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3],提出建设以临床培养基地实践基地为主的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设立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全科医学领域”,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将成为实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的重要手段[4]。

2012年,我国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拉开序幕。

由于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现实中存在培训体系不完善、全科医师优秀师资匮乏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5]。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区医学模式”转变,改变了人们以往的健康观念,医疗服务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变为以人为中心。

无论是为培养全科医生及师资,还是为发展全科医学建立全科医学科都应该是教学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责[6]。

1.3 地市级公立医院的责任   从医院自身发展来分析,建设全科医学科也是医院发展多元化的重要基础[7]。

国家相关政策也直接或间接表明: “培养全科医生,综合医院责无旁贷” [8]。

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体系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大省市发展较快,但在地市级城市发展缓慢,全科医疗体系建立尚不完善。

地市级公立医院建立完善全科医学体系是目前促进全科医学发展的最重要举措。

其优势在于:地市级公立医院的整体水平较高,有学科建设的基础和良好氛围,新建的学科能够在这种环境中快速成长。

地市级公立医院员工普遍具有较高医学素质,很多人有科研、教学的经历,具有创新思维和发展学科的能力。

地市级公立医院的工作人员本身从事临床医疗实践工作,与大学教育相比,更贴近全科医学临床学科的本质和特点,更易于接受全科医学的理念,并能够按照社区医疗服务的特点予以发展。

地市级公立医院学科设置齐全,病种繁多,技术规范,有利于全科教学。

这将对正确的双向转诊及出院后正确的社区康复和长期慢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社区全科医学力量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在地市级公立医院建立完善全科医学体系,进行全科医学的临床、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引领全科医学学科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 全科医学体系   本研究依托地市级公立医院良好的教研资源,充分发挥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引领作用,通过对学科建设的深入思考实践及对我院医联体特色社区中心全科医学建设深入挖掘,从全科医学管理机制与模式、学科发展方向与重点、教学方案与方法、社区实践网络平台等多层次入手,积极探索适合地市级公立医院全科医学体系建设发展的规律,并通过实践检验与甄选全科医学医教研领域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案,为同等级卫生行业领域提供全科医学体系建设实践指南,也为本地区全科医学发展奠定基础。

2.1地市级公立医院全科医学建设规范   探索全科医学建设的路径与渠道、建设与运营的思路、学科发展的方向与重点以及全科医学科综合建设标准(人财物及政策等)。

2.2全科医学专业基地管理模式   首先从全科专业基地师资管理模式入手,结合全科学员的规范管理办法,以基地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为目的,建立分层角色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

同时与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师资建立“结对”机制,形成专业基地实践基地共建的良好态势。

2.3依托医联体特色发挥实践基地功能   制定医联体内社区实践基地全科管理模式,建立基层实践基地“1+X”导师团队带教模式,探索远程教育、微信课堂等形式的规培教学特色。

2.4 建设本地全科医学网络信息平台   本地域全科医学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十分重要,为全科医学人才管理、理念拓展、教学延伸、信息交流提供了基础保障,建立完善全科医学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开设远程数字课程,完善全科医学师生交流反馈互动平台、全科医学专业领域合作发展平台。

2.5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及培训课程建设   探索建立全科医学师资基本理论技能标准,完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课程标准,组建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授课导师团,分层分批开展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巡讲。

逐步完善全科医学师资阶段性能力评估。

2.6完善全科医学理论及技能培训课程建设   建立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理论技能标准,开展全科医学授课教案编纂工程,实施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相关课程集体备课,形成科学、规范的科目教案。

加快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精品课程建设,遴选出优质课程创建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数字化课程,并在本地域全科医学培训课程体系中推广实践

2.7 积极开展全科医学教学模式及方法改革创新   开展教学模式及方法改革的实践教学,如PBL教学、RISE带教等,以点带面,从专业基地向基层实践基地推广试验,探索研究全科医学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3 全科医学体系探索的目标   通过对全科医学体系的深入探索,建立地市?公立医院全科医学体系构建标准及规范,在全科医学专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创新结合本地域医联体发展特色,完善管理模式及构架,建立通畅有效的指导交流、临床实践的渠道。

建立本地域全科医学的综合信息平台,完善网络教学、信息交流及成果推广。

建立全科医学教育标准理论及技能操作标准课程,通过远程课程扩大教育培养范围。

开展具有全科医学特色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为全科医学专业教育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许冬武,郑铭豪,陈正方,李章平.澳大利亚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与启示[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4):16— 18.   [2] Michael Kidd.家庭医学的全球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16, 19(13):1485— 1486.   [3]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R ]. 2011.   [4] 陈新超,李楠.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 2015, 8(19): 2317—2319.   [5] 陈琴,温晨雨.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软科学,2015, 29(5):302— 304.   [6] 曾耀莹.拓荒全科医学科[J].中国医院院长,2012, 8(17): 53— 56.   [7] 李冰,张万彬.医院全科医学建设及发展策略[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 127— 128.   [8] 龚放,何芸芳,谢波,等.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定位与发展[J].重庆医学,2015, 8(22):3154— 3155.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