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我国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嬗变

摘要:普通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是近现代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始于清末小学堂中的手工教育;进入民国之后,劳动技术教育又经历了工用艺术教育、工作教育劳作教育几个发展时期。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嬗变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1)02—0032—03。

劳动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今天的劳动技术教育最初始于清末小学堂中的手工科,进入民国时期,劳动技术教育又经历了工用艺术教育、工作教育劳作教育几个发展时期。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起步期:清末民初手工科的始设与发展(1904—1921)。

劳作学校”曾遍及欧美各国以及日本,在20世纪初也影响了我国的初等教育。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一种所谓的“治术教育”、“消费教育”。在儒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影响下,学校向来以养成“君子”或士大夫之类“治国理民”人才为目的,与生产劳动无涉,坚守玩物丧志之古训。所谓手工教学者,在戊戌政变以前,竟未闻之。此后为了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废科举,兴学校,仿照东洋和西洋,于清末1904年之《奏定学堂章程》公布后始设“手工科”。

在《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与《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中明确规定:在小学加授手工科,教学内容为教以纸制、丝制、泥土制之手工教学时数未规定,教育目的是以“使练习手眼,使能制作简易之物品,以养成好勤耐劳之习”。但无论初小和高小均视为随意科目,可有可无,尚未被国人所重视。1912年,民国成立,废除封建旧教育、振兴和发展资产阶级新教育被迅速摆上议事日程。手工教育作为新式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得到加强。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4条规定:“……废止小学读经,注重小学手工科……”同日公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明确规定:1)初等小学校……视地方情形加设图画、手工和唱歌中的一科目或数科目,女子加栽缝课。但遇不得已时,可暂缺手工等科。手工科授以纸豆、纽结、黏土、麦秆等简易细工,每周教授时数为1小时。2)高等小学校开设手工(兼游戏),女子加裁缝课。手工科至此始列入高等小学必修之科目教学内容为授以竹、木、金属等细工;每周教授时数为男2小时,女1小时。同年9月28日,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令》规定:手工科在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均被列入必修科目,但遇不得己时,仍可从缺。在同年11月公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小学校教则》第八条指出,其目的“旨在使儿童制作简易物品,养成勤劳之习惯”。

1915年7月31日公布的《国民学校令》及《高等小学校令》中,小学科目中仍然设有手工科,但遇不得已时,手工仍可暂缺。1916年1月《国民学校令》实施细则规定:初等小学手工宜授纸、丝、黏土、麦秆、竹、木等及本地原有工艺品之简易制作,每周教授时数为1小时。《小学校令》实施细则中规定:高等小学手工宜依《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之规定渐进授以竹、木、金属等本地原有工艺品之制作及简易之制,每周教授时数为男2小时、女1小时。手工教育之目的除能制作简易物品、养成勤劳之习惯外,还增加了养成审美之趣味。

民国政府虽然提出要对清政府时期的教育进行大力改革,但是,为了培养国民道德之基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了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及培养健全国民,普通教育法令还明确规定各中小学仍必须开设手工科,每周都必须保证一定的教学时数。此外,还由于民国初期与清末的教育改革都是学习借鉴了日本的教育制度,所以未有大的变化。这些法令和课程纲要一直延续至“壬戌学制”颁布前均未做大改动。

清末小学堂中手工科的设立,开了普通小学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之先河。民国初年,手工教育被列为正式科目手工教育渐趋于正规化。然而,清末民初手工教育的开设,由于一味照搬日本,表现出了“水土不服”。首先,手工科没有被给予与其他科目同等的重视,教育法令中没有将其完全列入正式科目,仍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徘徊在正式科目的边缘。其次,手工教育不切本国实际。“手工科的添设,一味盲从,没有什么目的,教材和方法更不必论了”。而且相比其他科耗时费料,也没有实际用处。“对于经济上,不用说受了许多的损失,就是对于一般儿童的心理,费了许多的时间,受了许多的辛苦,作下些毫无用处的一点东西,也觉着实在没有意味”。加之当时人们心中多少还残存有一些旧的思想,使手工教育在大部分小学的实施是流于形式。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期:从手工教育工用艺术教育的演变(1922~1928)。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模仿西洋创办学校已经数十年……所教的非是中国腐旧的经史文学,就是死读几本外国文和理科教科书,也是相去近现代西洋教育真相和真精神尚远。”由于当时普通小学手工教育耗时费才,做出的东西空疏无用,学生亦无兴趣。加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传人,手工教育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那时的高等学校艺术老师大都是日本人,非但所用的工具材料一概是日本货,哪怕是粘土、石膏、木贼草和砂皮纸等微物也如此……”1915年全国掀起抵制日货的群众运动,为了抵制日货,减少费用,手工科要求自制工具材料。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促使了这时期的手工教育趋于实用性。

教育部于1919年通令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职业教育科目,我国的手工教育开始从偏重理论性、陶冶性的学习转到注重实用性上来。随着1922年具有实用主义色彩的壬戌学制的颁布,1923年6月,全国教育联合会刊布之《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工用艺术以衣、食、住为体,以工为用,且因作业内容不限于手工,又非正式艺术,故更名为“工用艺术”,其教学内容见表1。

以上内容每周教授时数为:第一、二学年为76分钟,第三、四学年为89分钟,第五、六学年为101分钟,并规定“工用艺术目的在于研究并实习衣食住行所需最普通的原料用途和制法以及工具的构造和使用,并引起尊重工作的观念、欣赏工业品的兴趣和涵养及敏确、整洁、耐劳等德行”。此后,各地都开始照此执行。

受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手工教育改掉了以往偏重于练习手眼、养成勤劳之习惯及审美之趣味的这种纯粹的陶冶式教育,代之以儿童的衣、食、住为中心,开始注重制作物品对于学习、生活的有用性,并且对这些物品从原料用途和制法及工具的构造和使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但当时工用艺术科的学习范围仍限于纸工、木工、金工等手工课堂的范围,并没有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

三、劳动技术教育的成熟期:工用艺术教育拓展为劳作教育(1929~1949)。

1929年3月国民党在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了三。

民主义的宗旨,并据其制定了普通教育实施方针,提出“……养成国民生活之技能,增进国民之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加之当时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从政府到民间一致要求改变过去教育实施与国民实际生活之不相应的现状,工用艺术教育被要求要具有生活性、生产性和劳动性,而且还要改变“一向贱视工人、贱视劳作的心理,要儿童自己也乐于参加各种劳动工作,改变一向游手好闲的士人习气”。

1929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中,工用艺术的教授范围有了明显扩大,加入了校事、家事、农商等项,因为一时无适当名称,就假定为“工作”。作业类别分为:

1)校事。学校中以少用校工为原则,校务由儿童和教师分担,并讨论工作方法。2)家事。学校内以有便于家事教学设备为原则。家事的教学,可在校内支配并讨论工作方法,限令在家庭间或校内操作,工作范围以衣、食、住为主。3)农事。工作范围为园艺、农作、蓄养三项,城市和乡村选择实施。4)工艺。以制作并研究本地特产工艺为原则。可视情况在工艺、纸工、竹工、木工范围内择其一二实施。5)商情。包括估价和销售。

根据作业类别,还附设了相关的作业要项,主要为相关事项的练习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每周教授时数为低年级150分钟,中年级180分钟,高年级210分钟。《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规定工作科的目标为:“1)实地操作。养成劳动的身手,平等互助的精神。2)计划创造。发展创造的思想和能力。3)调查研究。增进评价能力和生产兴趣,并启发改良生活、改良农工业等志愿”。

1932年10月教育部颁行《小学课程标准》,工作科之作业类别中除去了商情事项,将其划入别科;工艺事项又恢复了土工、金工,作业要项随作业类别相应改动,故易名为“劳作科”;每周教授时数为低年级90分钟,中年级120分钟,高年级150分钟,教学目标基本没变。

小学课程标准》相对于之前的课程标准来说,“比较全面,具体可行,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教学科目太多和教学时间太长等。于是教育部于1936又颁布了《修订课程标准》,把劳作、美术在低年级合并为工作科,中高年级仍分开。教学内容并无大异,只是低年级工作科中加入了美术;每周教授时数为低年级150分钟,中年级90分钟,高年级90分钟。教学目标亦分别制定,但与之前基本相同,其中中高年级的教学目的增添了“指导儿童经济生活的实际历程”一条”。

1948年第二次修订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进行了些许改动。低年级规定为:1)训练儿童爱美的习惯。2)发展儿童发表创造的能力。3)增进儿童欣赏的程度及生产的兴趣。对中高年级劳作课目的规定为:1)训练儿童劳动的身手,养成他们勤劳俭朴的习惯。2)发展儿童制作创造的能力,培养他们与人合作、为人服务的精神。3)指导儿童明了生产跟人生幸福的关系,启发他们改进农业、工业、家事的志愿。

在三民主义影响下,工作或劳作教育课程的设置更加注重结合本国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突出工用艺术科的实用性与技能性的特点之外,更趋于生活性、生产性和职业性,教学内容也扩展为工艺、校事、家事及农和商,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目的更加注重增进儿童对生产的兴趣和能力,改良农业、工业、家事的志愿。在当时“生产教育”、“劳动教育教育思想影响下,劳作教育全面融入了农业、工业之生产和生活之中,最终形成了解生产和生活的内容、练习生产和生活的技能、研究生产和生活的理论、尊重和热爱劳动及生产的情感等目标。实际上,这时劳作教育已经更偏向成为一种兼具生产性、生活性与德育性的劳动生产教育课程。

四、几点思考。

综观20世纪上半叶我国普通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历史演变,显示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也留给后人一些思考。

首先,劳动技术教育随着政治的变化“亦步亦趋”。从清末到北洋政府时期再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20世纪前半叶我国的政治舞台上,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地震”。在这一时期,政治是一切社会因素发展变化的核心和原动力,它会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引起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发生弥散式变化。劳作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当然不会置身事外。由于清政府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宗旨,清末学堂中“读经讲经”课的比重过大,余下的时间不多,且还安排一些被认为对挽救清王朝覆灭有实效的科目,而手工科只是一个随意科目,徒有虚名而已。民国既立,发展资产阶级新教育迫在眉睫,手工科被列为正式科目。新文化运动后,随着资产阶级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在其“养成健全人格,必须具有人生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教育精神影响下,劳动技术改为“工用艺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三民主义指导下,以养成国民生活之技能、增进国民之生产能力为重要目标,工用艺术又改为“工作”、“劳作”。可见,虽然政治不是引起劳动技术教育演变的直接因素,但客观上确实是随着政权的更替亦步亦趋。

其次,劳动技术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思潮的影响而“随波逐流”。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国内外教育思潮是影响我国教育现代化又一非常重要的因素。每一次学制的变革都体现出各种教育思潮的影子。由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还存于人们心中,清末学制中的手工教育具有陶冶性;由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的极大影响,“壬戌学制”里的工用艺术教育趋于实用性;在“生产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教育思潮趋动下,劳作教育全面体现了劳动性、生活性和生产性。虽然当时有学者提出,手工教育应该与其他科目如物理、化学等联合教学,成为学习这些科目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但是在强大的教育思潮影响下,以及统治者的默认下,这点不同的声音显得势单力薄,手工教育课程的设置还是一变再变。

再次,劳动技术教育“在夹缝中寻突破,在边缘中求生存”,且不知去往何处。手工教育后退一步,近于图画、美术教育劳作教育前进一步,又变成了生产教育和职业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一种陶冶性教育,是一种实用性技能教育,还是一种劳动生产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还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劳动技术教育的独特性是什么?劳作教育不像数学,数字是永恒的元素;不像物理,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它永恒的主题;不像历史,过去的一切就是其自身;它们都不会随着外部因素变化而改变,然而劳动技术教育的独特性似乎很模糊,由于没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它被统治者和教育潮流像捏面人儿一样,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要什么形状就捏成什么样儿。同时,劳动技术教育在不断演变的华丽外表之下,时至今日也没有被给予与之匹配的受尊重的地位,没有进入主流课程,没有被列为升学考试之科目,一直被置于边缘地位。劳动技术教育欲往何处?还需进一步探讨之。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1卷·教育学、课程和各科教学、中小学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69.

[2]盛西朗.小学课程沿革[K],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熊翥高.普通学校的工艺,现在应当怎样教[J].教育与职业,1921(26).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