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非中文专业写作实践的四个维度

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与人交流能力”被列为第一项。与人交流,最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是获得职业成功的最核心的能力。”[1]从小学到中学,学习了十二年的语文,是否“欠账”,笔者不敢妄下断语,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理性层面——勉为其难的现状还是有目共睹的。由于写作实践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之一,到了高职阶段,不论显性课程还是隐形课程,或多或少有所涉及。学校或开设有“大学语文”“应用写作”这样针对性的课程,或者未必,但必定会有一系列通识课程,其中就有语文类课程。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这些课程所涉及的写作实践

就笔者所见,许多专业课程的教材中,不仅一般简单重复的课后练习值得操练,就是一些报告与论文类的设计也是必须与有效的,而许多语文类课程的教科书所附的练习随着年份增长而吸引力逐渐减弱,尤其是其中的写作实践项目,使得授课教师往往要在课程伊始即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以及一些具体的情况进行专门设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想:语文学习是一工具性的学习,注重的是语言的形式,与其他课程注重内容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语文类课程中的写作实践需要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言以蔽之,即“因材施教”。问题是教师应该以怎样的原则去应对繁难指数如此之高的“因材施教”?在此,笔者不揣浅薄,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本问题加以探讨,建议写作实践需从思维、交际媒介以及专业这四个维度出发,缜密设计,严格实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第一个维度: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见识致胜。

怀特海《大学及其作用》中说,“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联系。”这其中就有“理性思维”,套用郅庭瑾博士的话来说就是“为思维而教”。在日常写作实践中,常常也能看到一些写作实践流于形式,难以达到“独立思考,见识致胜”的情况。原因有二:

其一,不能正确处理借鉴问题。某些作业设定有一定的分值,因此学生中不乏弃独立思考而直奔分值的行为。所提交的各种文本差强人意,字迹、格式暂且不说,就文本的思路吧,如果上网查询,则会对文本中少了创意与活力的缘由了然于心。分清非法转述与合法转述,涉及思想认识,需要在教学上加以引导和防范,比如讲清合法转述的要领,并提出明确的要求,给出范文与案例,个别辅导与整体讲授相结合等等。将“借鉴是否失当”放置在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维度上,主要是着意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其二,认识肤浅构思无序问题。文贵有识。写作与识见相辅相成。由于视野以及学识等方面的制约,许多学生往往眼高手低,构思方面呈现举棋不定、混乱无序的情状。此时,最有效的办法依然是个别辅导,由于班生数较大,个别辅导确实存在困难,若能在现实中做出若干思维疏导的典型案例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读书报告为例,其与读后感的区别就在于思维的深广度上。点到为止则为“感”,浅显、简单,不加深究。研究表明,读书报告有五种类型:感发型、论述型、比较型、撷摘型、源流型[2],较常见的是前三种。其中值得在高职阶段倡导的是论述型与比较型。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论述,主论点、分论点,逻辑清晰,表达充分,明白晓畅。这种较高层次的读写,有望提升人文底蕴,锻炼敏捷的思维,形成良好的言语表现,最终促进理性层面言语表达能力这一目标的达成。本校在2013年参加由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开展的“阅读点亮心灵,学习成就梦想”阅读征文系列活动,获十四个奖项,还有五位教师获“优秀辅导老师奖”。笔者认为,在写作实践中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最有效用的当属与研究性学习有关的报告类文体的写作

二、第二个维度交际应用——交流展示,学以致用。

一本适用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选编有两篇采访稿与三篇访谈录,均为人物采访,约占总篇数的十分之一,不少的份额,却没有关于采访稿与访谈录的教学设计,实属遗憾。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增设此写作项目,因其适度的挑战性颇受青睐。考虑到采访任务相对复杂与庞大,须多位同学合作完成。采访从主题的拟定,被采访人相关资料搜集,整理线索形成采访提纲,一直到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最后还包括请被采访人对采访稿或访谈录的阅读与修订,在这过程中,形成与同学、与被采访者、与教师之间多个层面的互动交流。其实还远不止于此,作品发布网络或结成文集,还有与公众这一层面的交流。交际的意义已经充分蕴含其中。写作融入交际,意味着真正的学以致用。

写作之于交际,不能不提的是“应用写作课程,常被误解为是一种范式教育而滑入“纸上谈兵”。其实,“应用”即意味着“交际”。学校毕竟也是一个小社会,各项符合现时与实用的写作实践不在少数,在当下理应纳入“应用写作”的教学范畴加以指导,在非开课时段,其他教辅以及行政教师也应给予点拨与规范。各类课程以及各类社团所举办的活动中就有通知、策划案、讲话稿、主持辞、消息、简报、展厅前言、作品简介以及活动侧记等文案写作任务;各类征文以及人物评选等活动,期间也有文稿与事迹材料的写作任务;期初期末,还有集体以及个人的计划与总结的写作任务,毕业前后还有求职信与个人简历的写作任务。单就“活动侧记”写作来说,因活动“过眼即逝”,写作时可以通过视频回放,细加品味,并斟酌恰当的词汇予以评点和表述。这一依托,便捷省力,至少在写作内容的生动、扎实上有所助力。总的来说,这些写作实践的项目未必人人参与,但需引导学生认真面对,意在使学生增强立足现实,应对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

交际应用,一方面是意识培养,另一方面是平台构建。平台约有四种:1.现实场合,沟通人事;2.校内结集,少量印刷;3.发布网络,广为共享;4.集会发言,互动宣传。

三、第三个维度媒介素养——获取资讯,批判吸收。

就学校教育而言,互联网已是一项重要资源。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所需资源(文字形态之外兼及图像、视频、音频等)的收集、判断、筛选与运用等。媒介素养俨然已成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筹码。“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作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3]具体为:其一,技术层面。如掌握网络资源搜索以及运用的方法(主题搜索、知网运用等);其二,意识层面。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批判精神。技术层面总是容易的,从生疏到熟练,教学也只要点到为止。难度存在于意识层面。批判精神是思想、人格独立的标志之一,批判精神的培养与建立,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阻断偷懒、虚伪、抄袭等行为,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支持。写作本身是个人独自解决一系列困难的过程,关键的环节需要教师的扶持与协助。以本校读书报告活动为例,主张先有构思,确定构思之后再行借鉴,以免被过于强大的网络资源拉下水而难以自拔。“扶持与协助”体现主要集中在“构思”环节:教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资源中,依据自己的心思构建起一个论证的思路,使不甚明确的思绪逐渐明确,成为充满张力的思想。大力提倡“忠实于阅读”,鼓励批判性阅读和比较阅读。2008年以来,每学年举办一次针对大一新生的全校性读书报告活动,取名“艺术·人文·经典”,通过班、系、校三级展开,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还将持续下去。通过阅读,之后内化,形成篇章,还要口头表达出来,意在实践创新和教授提出的“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所指的对学生言语生命的唤醒和点化。

四、第四个维度专业成长——贴近需求,协调发展语文类课程写作实践目标无非是为人才培养打好语言表达的基础。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将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授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自是必然。其实道理很简单,学习时间有限,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能使写作实践项目与其专业紧密结合,岂不皆大欢喜?

以2010级五年专艺术教育专业的艺术随笔写作项目为例,音乐方向优秀的文章有:林烁《管排手记》、许舒婷《我的交响梦》、陈偲悦《我与小号》、何烨滢《悄悄溜进心中的音乐》。美术方向优秀的文章有:陈心如《画幅工笔去参展》、唐琴《油画味》、方红《走进798》、张琇晖《关于绘画》、刘源《作业》、杨舒霞《武夷随笔》、林心仪《纹章杂谈》、温倩《艺术随想两则》。其中林烁《管排手记》与陈心如《画幅工笔去参展》分别获得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我和大艺展”征文比赛二等奖。

再以读书报告为例,艺术类专业学生阅读艺术类方面书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阅读儿童文化(儿童文学)方面的书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阅读外国名著,初等教育专业人文方向的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等等。

写作实践切合专业,它的难度在于教师需用心为授课对象进行专门的设计。其实,不仅仅专业上有差别,就是同一专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需要细加分别,认真对待。总之,突出学习效果,强化学习信心,促进专业成长,是共同的目的。

本文在此阐述高职高专非中文专业写作实践的四个维度:思维能力、交际应用、媒介素养与专业成长,并非说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没有涉猎这四个维度,只是它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忽视,或在设计层面,或在实施层面。笔者在此集中阐述,意在起到一种警醒与强调的作用。第一个维度,难在“落实”,“创”字当头,却往往难以落实。第二个维度难在“平台”。发掘与建设平台,才能使富有创见的思想得到传播,为人所见。第三个维度难在“批判”。批判是执着,是自信,是深度。第三个维度难在“切合”,学生配合是切合,“因材施教”是切合,将这几个维度一并考虑进去又是更强有力的切合。

写作实践教学中尽量考虑这四个维度,并不意味着每一项写作实践都要面面俱到,但与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与思维能力一样,意识的先导是最为重要的。这也是笔者撰写此篇小文的意图所在。

参考文献:

[1]佚名.语言能力是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接受“中国教育在线”采访[EB/OL].佚名.读书报告格式[EB/OL].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

(陈桂莹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50007)。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