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语文,我们在教什么?

从教十余年,我始终是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这方天地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幸福着“语文”的幸福,悲伤着“语文”的悲伤,快乐着“语文”的快乐,追逐着“语文”的追逐……然而语文课程改革整整进行10年之后的今天,我仍然要追问:我们语文我们在教什么

叶圣陶先生曾说:“把上课时间花在逐句讲解上,其他应该指导的事情就少有工夫做了;应该做的不做,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学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节又一节的语文课上,我领学生不厌其烦地学着一篇又一篇课文,味同嚼蜡地分析、讲解、感悟着一些学生一读就懂或根本就不需要懂的伪问题,落实着“教参”上的一个又一个所谓的知识训练点;为了得高分,我让学生重复着一张又一张雪片纷飞的语文卷子,还美其名曰:为你好。课堂上充斥着“少慢差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在低效甚至无效的脑力劳动中流逝着。而我们似乎也麻木了,习以为常地认为只有这样才是语文课。不知诸位同仁是否与我有着相似的感受?

如果现在让我回答,教语文最要紧的事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让学生大量阅读、大量背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头等大事”。梁实秋先生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要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摅词练句的奥妙。” 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说:“如果我现在要教孩子的话,也要他念这些古书(《史记》《汉书》),暑假时也盯着他背古文、背诗词,我觉得这几千年的文化遗产,非常可贵。我认为念中国诗词,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背书,多背古文、多背诗词,这对于文字表现是一种最好的训练。”中国的文学大师几乎无一例外在童年时期背诵了大量的经典诗文。“茅盾背过《红楼梦》、鲁迅从小背下《纲鉴》;辜鸿铭背下37部《莎士比亚》、杨叔子幼年熟背《四书五经》、杨振宁熟背《孟子》……”(摘自孙双金《13岁以前语文——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几千年的语文教学之道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13岁以前是记忆的黄金年龄,15岁以后人的理解力慢慢上升,记忆力慢慢退化。根据这一规律,学生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以记忆为主,海量阅读海量背诵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经典诗词。我们不能错过孩子们黄金般的诵读年龄,错过了这个阶段,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永远与这些精神食粮擦肩而过。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和太多的无奈做着太多急功近利本末倒置的事情,而疏于对学生课外阅读背诵的重视和指导。究其原因,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惯性思维和从众心理。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每天要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大量纷杂的事务性工作,有太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太缺少闲适和从容的心境去学习思考钻研学问。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被浮躁裹挟着,随帮唱影,走大众路线。惯性思维和从众心理使我们天经地义地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在教语文语文只能“这样”教。“这样”教的时候,我们往往忽视了语文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最应该做的事情没时间做,“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学生”。

不能否认,课程改革以来有些老师也觉得大量阅读背诵积累是必要的,可是囿于学校和有关部门僵化的行政意志及现行课堂教学的统一规定,也只能是非主流地倡导推荐,真正横下心来用大块时间去做并且有实效的并不多见。

二、教材篇目和时间分配。

我曾在3、4、5年级做过一个调查:新学期开学一周之内,中高年级有近一半的学生(甚至有的班级超过半数学生)已经通读过他们要花费一个学期学习语文课本。精读课文每篇要用上2到3课时完成,略读课文要用1课时完成,一个学期下来,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这一本书中的三十几篇课文中打转转。当然,我们语文课上要教给学生如何精读课文,还要教一些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但是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还是“少慢差费”,成本的确太高了。如果对教材进行重组(姑且不谈教材自身存在的问题),“组块”式或“单元”式教学,不但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其实,这样的尝试已经有人在做了,山东韩兴娥老师用两周的时间学生学完一册教材。她的“课内海量阅读”引发了“语文课能否从教材中突围“的大讨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而事实上,学生在校的阅读时间实在少得可怜。因此,我认为,无论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是从汉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考虑,小学阶段都应该进一步突显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重要地位,应该整合掉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学科,腾出更多的时间保障学生在校的读书背诵时间

三、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可是,课改这么多年了,又有多少学校一直在认真做阅读背诵这件事,又有多少学生真正达到了145万字和160篇(段)的标准呢?为什么会如此?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在于语文学科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单一滞后。受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一纸考卷定优劣”的观念仍然在很多地区很多学校占主导地位。评价方式不改革,我们语文教师只能每天在那里辛辛苦苦地“捡芝麻”——为了平均分而努力奋斗。虽然苏霍姆林斯基早已指出:“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要想提高班级的平均分,老师们最便当而又效速的办法还是在题山卷海中反复“骨碌”。通过“多阅读”来提高分数的办法,毕竟还得下慢工夫出真力气,费时费力见效慢。

以上三方面高耗低效的顽疾目前依然没能得到根治,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如果语文课再这样上下去,将永远得不到根治。积重难返的语文教学的“大手术”到底应该从哪儿开刀呢?我认为:从烦琐的分析感悟中解脱出来,不必课课精讲,赢得充裕的时间学生读书背诵积累。使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爱上读书并成为习惯,海量诵读。也许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那么写字、作文、听说训练就不重要了吗?非也!都很重要,但手术总得有个下刀的地方吧,阅读是上承写字下启作文的关键环节,从这儿下刀,也许真能妙手回春也未可知。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

编辑/黄耀强。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