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成本会计新体系(1)

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分析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引入  20世纪初的传统的事后质量检验采用全面检验的方法,费工、费力、费财且不完全可靠。鉴于此,基于应用概率沦和数理统计原理的统计质量管理应运而生。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在控制废品产生的同时,还必须对市场调研、设计策划、采购生产等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这单靠统计质量管理是难以解决的。另外,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企业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质量管理出现了“无缺陷运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质量提案制度”等。而统计质量管理只重视数理统计和控制技术,忽视了企业员工的广泛参与这个重要因素。  “质量”是一个综合全面的概念,对质量管理不应局限于产品,还应该考虑人、设备、材料、测量、生产工艺以及环境等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而且,现代的商品交易除了重视质量以外,还重视低成本、及时供货、售后服务等。质量的动态性还决定了持续改进企业永恒的目标。这些问题都是统计质量管理所无法解决的。  基于种种经济和理论发展的客观要求,美国有学者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例如,费根堡姆在《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强调,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公司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有关质量的责任;要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而是应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及实现的全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随后,日本在引进美国的质量管理理念的过程中,提出了“三全”的全面质量管理,即全员全面全过程。 论文代写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和基本思想  国际组织将全面质量管理称为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并将TQM定义为“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及实现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质量第一的观点。任何产品都必须达到所规定的质量水平,否则就没有实现其使用价值,从而会给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损失。这里的质量第一不仅是针对企业的微观利益而言,而且也针对社会利益和用户利益,即多方受益。  2.顾客至上的观点。“顾客就是上帝”,因此企业应当以市场需要为依据并以顾客满意为标准来进行生产。  3.全过程质量管理。TQM要求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制造等各环节均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  4.全面质量管理。TQM不限于狭义的产品质量,它还要考虑工作质量和工序质量。  5.全员的参与。产品质量企业全体员工工作质量以及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各环节和各项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与企业员工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和领导素质密切相关。各个员工都应加入到质量管理中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6.注重质量改进。它包括做好改进的基础工作,确定改进项目,建立项目小组,为小组提供资源,培训和激励等。

论文网   (三)质量管理体系——TQM思想的体现  质量管理企业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推行TQM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和技术合作,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发布了ISO9000族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标准。ISO9000族的质量管理体系融入了TQM的基本思想。  TQM的应用,即实施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是通过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现的。 二、传统质量成本会计体系缺陷探讨  (一)传统质量成本会计体系简介  GB6583.1—86《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术语第一部分》对质量成本给出了明确的定义:质量成本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质量水平上所需要的费用,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规定,质量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其中,运行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