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的系统性著作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是国内第一本在图书馆口述资料研究方面的专业著作,在内容和业务案例上都做了系统性阐释,具有学术实用价值。文章阐述了《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著作特点,揭示了《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的贡献与价值,认为在国际化背景下,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相关研究国内馆藏资源口述资源建设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 键 词】《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图书馆;口述资料

【作者单位】李楠,西南大学图书馆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U1709254)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45—1216/g2.2019.12.029。

口述资料是重要的史料来源。西方国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对口述资料进行收藏国内口述资料收藏起步较晚,口述资料收藏图书馆也较少。目前,我国图书馆正积极投身于相关工作和理论研讨中,国内关于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大多停留在口述历史、地方文化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基于此,尹培丽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历时半年之久,完成了《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的撰写。该书是尹培丽图书馆口述资源建设方面的研究集成,于2017年6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国内图书馆口述资料研究方面的先行者,给国内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了借鉴,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著作特点。

1.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

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内容充实,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章界定了口述资料的定义、属性及特征,阐释了口述资料的文献属性及价值。口述资料经过世代相传,成为一种载体、一种产物,与文字资料一起呈线性发展,实现了共融。

第二章介绍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国外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国外口述历史复兴及多媒体背景下,对口述历史和口头传统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介入较早,论著较多,研究内容相对宽泛和深入。国内图书馆仅作为资料的保存与整理单位,对口述资料收藏研究起步晚,较分散、不成熟。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除了《研究》,也并无著作出版,相关论文不足百篇,与国外研究存在一定差距。

第三章揭示了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从图书馆相关理论出发,该书阐述了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工作的关注热点,探讨了图书馆研究新路径的现实意义,展现口述历史的魅力。

第四、五、六章从实际工作出发,分析了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的业务流程、工作中涉及的相关法律与伦理和国外典型案例。第四章讲述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的业务实践,指出图书馆不仅要收集口述历史成果,而且应主持口述项目,即主动生产口述资料。第五章论及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相关法律与伦理,探讨了其重要性与关联性。第六章介绍了国外口述历史收藏和口头传统收藏代表国家的研究发展情况,以资借鉴和效仿。

第七章探讨了我国图书馆口述资源建设的路径并进行展望,提出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述资料馆藏路径,挖掘非遗资源,多举并进。

2.著作特点。

研究》具有系统性研究思路。尹培丽在自序中讲道,“图书馆收藏范围也逐渐延伸,形成文字、实物、口述三位一体、相互佐证的资料收藏体系”[1]。正是由于作者对图书馆资料收藏体系的完整认知,才形成了《研究》的完整知识体系。在接触到海量的一手口述资料后,作者思考了口述资料图书馆二者之间的关联,从图书馆学原理、传播学视角等方面找到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的理论支撑。作者通过数据库资源找出国内图书馆界在口述资料收藏领域的资源成果,结合发展趋势进行走访调研,参与实际项目工作,从而获得系统性研究思路,完善了著作架构,丰富了内容。《研究》主线条例清楚、逻辑性强,从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和理论支撑等方面,阐述了该学科的学术意义;再结合调研工作抛出典型案例,理论联系了实际;最后回归本位,探索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提出思考与建议。

研究》结构完整,既是一本论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著,也是一本图书馆学的理想教材。全书除了自序、目录,共286页,资料翔实,归纳得体,运用得当,便于读者学习、引用。每一章是一个知识点,一本书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每一章节层次清晰,主题突出。例如,第二章口述资料收藏研究现状,分为两部分内容:研究背景概略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两部分内容详略得当,突出国内相关研究综述,为第三章内容铺垫,也是第四至第六章业务实践分析的前提条件。

全书横纵比较,涉及广泛。《研究》每一部分内容都谈到国外相关领域的发展、机构组织和研究成果等,包括同一时间段内国内国外的横向比较,过去与现在国内国外各自在时间轴上的纵向比较。该书既有研究的动态发展,也有研究成果的静态呈现,所有内容能够串联起来。该书作者学识渊博,用交叉学科进行分析,全书涵盖和运用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传播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该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二、《研究》的贡献和价值。

1.推动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工作的开展。

笔者于2019年3月18日以“library” “oral material”为关键词,对国外众多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与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工作相关的图书、期刊文章、会议论文和报纸文章众多,且研究成果较早。同样,笔者以“图书馆”“口述资料”为检索词,在超星中文进行主题检索,在没有考虑检索结果相关性和重复率的情况下,得到检索结果197条(见图1)。该结果显示我国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的成果产量低、涉及面窄和论述单一。

尹培丽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一书是一本系统性探讨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工作的图书。《研究》为我国更全面地开展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工作起到引路作用,为正在筹备此项工作和研究的机构、学者找到了良方,为正在探索学科知识的读者总结了经验,归纳了难点,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搭起了桥梁。《研究》主张借鉴国外及其他学科的先进成果,把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从储存、整理和开发的阶段提升到科学研究的高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模式来进行资源建设,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信息资源为基础,将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工作融入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发展理论知识,使其在图书馆学、社会科学体系中保持一定的高度与价值意义。《研究》还保持了技術性、业务性和专业性。《研究》从第四章至第六章涉及实践活动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资料生产的业务内容。这并不是将图书馆学局限于实际活动,夸大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而是把图书馆研究图书馆工作紧密结合,为理论知识的扩充提供保障。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的业务实践,正是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发展的理论来源和验证理论的标准。

2.开辟图书馆新职能。

尹培丽在自序中讲道,“口述资料收藏体系不仅突破了图书馆传统的‘收藏’局限,将图书馆的功能由‘获取—加工—传播’的三维向度拓展为包含‘生产’在内的四维向度,更对图书馆‘精神食粮供应者’这一职能进一步深化”[2]。不论是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还是地方图书馆图书馆这一文化服务机构,本身的职能就是文献典籍的保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为适应读者需求,功能和角色实现了从单一的存储功能向多元的教育、信息和政治等诸多功能转变。图书馆建立口述项目,是由被动收藏转为主动生产,体现了图书馆功能的多元化,也适应了社会需求。在行文中,尹培丽始终强调图书馆的功能要拓展为四维向度。“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口头传统,其保护既依赖于代代相传的动态传承,也依赖于图书馆收藏机构的静态保管与动态传播,二者互为补充,不可偏废。”[3]《研究》无疑在学术上、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走在了前列。《研究》的核心思想和主要目标是积极倡导图书馆新职能,带动了国内图书馆学紧跟全球化步伐,也是对国内多年关于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的肯定与督促,拓展了图书馆口述资料上除收藏、整理以外的生产新功能。

3.具有学术实用价值。

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在大量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对口述资料的属性、国内研究情况、现实意义、业务问题、相关法律问题和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主题研究,对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进行了全面的信息梳理,有益于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体系的完善,体现了很强的学术价值。全书收集了大量国内研究资料,包括领域内的国际化机构组织、协会、图书馆,以及知名专家、学者等的成果,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集中展示了领域成果的容量大、系统化特点。同时,《研究》也开阔了读者的学术视野,阐述了国内研究动态和机制,有利于读者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问题分析;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吸收多种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深化认知,打开思路,提升了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的影响力。

研究》考虑到读者对象的针对性,为读者寻找解决方案,明确目标,设计了完整的业务流程。对在起步阶段的探索者来说,这是最便捷、易于接受的教程,具有实践可操作性。在引用材料处理方面,该书对具有影响力的案例和成果进行了重点内容讲解,不做深入理论性探讨,避免了烦琐,也突出了重点,使全书层次分明、详略适当,既有学术分量,又增强了可读性。整本书的导向性和思想性为新的学术成果诞生和业务项目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对国内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的启示。

国内图书馆作為文化机构,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料的保存与整理,在口述资料收藏研究上力量薄弱,研究主题匮乏、陈旧。因此,我们要拓展相关知识点的开放研究,辐射多学科领域,找到知识创新点,理清与图书馆理论知识体系的内在关系,正如《研究》中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我们要呼吁更多的地区、机构和学者参与到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中,组建图书馆内外工作队伍,架构点、线、面覆盖的网络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的口述资料库。我们要规范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生产业务,提升资料质量,提供立法保障,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此外,我们还要加大各方支持。《研究》谈道,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中很重要一部分来源于馆外机构或个人的生产,而人力、物力和财力等都受到种种因素限制。基于此,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社会、个人的支持。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尹培丽的《研究》提出了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升了专业水平,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是耗费大量心血的著作。《研究》让读者看到了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这一项研究,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而且需要大量的实践资源,从而实现图书馆由单一的服务定位向服务设计者的转变。当然,除了对《研究》涉及知识点的继承和问题的继续探讨,我们还要更加及时地聚焦国外研究动态,掌握核心业务,从而支撑起国内特色馆藏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尹培丽. 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

[2]尹培丽. 口述资料收藏——图书馆的新领地[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4):14—18.

[3] 王子舟,尹培丽. 口述资料采集与收藏的先行者——美国班克罗夫特图书馆[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 (1) :13—17.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