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有趣的平衡》教案设计|有趣的平衡教案

数学教案是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有趣平衡》教学内容的教案应该如何编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有趣平衡》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有趣平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生活中平衡现象的实验,发现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右边的勾码数刻度数这一规律,初步感受杠杆原理。发现当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不变时,右边的勾码数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2、通过生活经验的回顾与挖掘,感悟平衡与质量和距离有关,培养思维的周密性、全面性。通过实验寻求规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积累动手实验活动的经验,丰富活动体验。

3、通过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身边的生活现象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与分享,拓宽学生思维视野,感悟差异,丰富学习经验。

教学过程。

一、感悟影响平衡的因素。

1.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两幅图都共同反应了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2.师:你能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平衡与什么有关吗?。

(质量)(板书)。

平衡还与什么有关呀?。

生:平衡还与距离有关。(板书:距离)。

师:那么,在平衡中质量和距离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趣平衡》。(板书课题)。

3.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请大家先来看活动准备和说明(大屏幕出示并随之在距离和质量的下面分别板书刻度数和勾码数);再来看活动要求(大屏幕出示)。了解了活动的有关要求我们就开始活动。请大家先来进行第一个活动的内容。

二、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

1、活动一:探索特殊条件下米尺保持平衡规律

(1)媒体出示探索的问题:

① 如果钩码挂在米尺左右两边的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钩码才能保持平衡?。

②如果左右放入同样多的钩码,它们移动到什么位置才能保持平衡

③发现的规律是:____。

探索的方式:小组合作,分工明确。

(2)小组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规律

在相同的刻度处左右两边放相同数量的钩码,米尺就能平衡

(4)教者演示验证

2、活动二: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米尺保持平衡规律

(1)媒体出示探索的问题:

①如果在米尺的左边刻度3上,放4个钩码,在米尺右边刻度4上,放几个钩码才能平衡?。

②如果在米尺的左边刻度6上,放1个钩码,在米尺右边刻度3上,放几个钩码呢?在刻度2上呢?。

③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探索的方式:小组合作,分工明确。

(2)小组汇报。(教者随汇报在大屏幕出示数据)。

(3)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的第一个实验结论是否也符合这个规律呢?(生汇报)。

(4)教者操作演示验证

(5)老师再次引导学生概括规律。并板书

左边刻度数钩码数=右边刻度数钩码数

(6)教师小结: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实际上就是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拴绳子的那个点就是支点。

3.活动三: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操作得到了平衡规律。下就请大家根据平衡规律的思考一下:

(1)提问:在左边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持平衡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左边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

右边刻度: 1 2 3 4 6。

对应的棋子数:_ _ _ _ _ (12、6、4、3、2)。

(2)学生做实验进行验证

同学们,你们总结出的这条平衡规律,是否科学准确呢?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验证。下面我们来实际验证一下你在右边刻度上所放的钩码是否使米尺保持平衡

(3)教者小结:通过刚才的验证发现我们在右边所放的钩码数量是正确的,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当左边的刻度数和钩码数的乘积一定时,右边刻度数和钩码数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反比例关系)(大屏幕出示结论)。

4.拓展延伸。

活动四:探索在米尺两端不同刻度挂多个棋子米尺保持平衡规律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有了那么多的发现,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咱们下面增加些难度。刚才我们在铁棒左右两边一个刻度上挂勾码总结出了这条平衡规律,如果在铁棒左右两边多个刻度上挂勾码,还符合这条规律吗?这一次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寻找结论。

(1)大屏幕出示实验内容。

(2)学生分组实验。(教者巡视指导)。

(3)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生汇报)。

(4)师:单凭你们的实验结论就能说这条规律是真理吗?得需要更多的验证。这么多人听课老师也想表现一下,你们同意吗?。

请大家出题老师验证

(5)生出题师生共同验证

(6)师:不同的实验数据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说明这个规律是正确的。实际上这是一条已经被科学验证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操作,理解它。

出示课件:左边勾码数刻度数乘积之和等于右边码数刻度数乘积之和。

四、联系生活,知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其实平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应用,谁能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的关于平衡例子?(生汇报)。

2.大家说的很正确,下就请大家看看称是怎样应用平衡进行称物体质量的。(教者大屏幕演示秤的原理)。

3、我们已经了解了平衡规律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下面就请大家利用平衡规律来解决问题。

(1)星期天,爸爸带小明和妹妹到公园去玩翘翘板,小明体重44千克,妹妹体重35千克。如果要让翘翘板两边平衡,你至少可以想出几种办法?。

(2)母女俩在玩跷跷板,女儿体重12千克,坐的地方距支点15分米,母亲体重60千克,她坐的地方距支点多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3)有一位菜贩很不老实,他有一架动过手脚的天平。这架天平的两臂不等长。有一天,当他向农民们购买实际重5千克的白菜时,就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短这一侧,这样称起来较轻,天平显示只有4千克重;而当他把白菜卖出去的时候,他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长这一侧,这样称起来白菜会有多少千克重?。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做实验有趣平衡,了解了杠杆原理。今后,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进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如果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就会带给我们更多有趣的思考。

有趣平衡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受平衡与物体重量及摆放位置的关系。

2.结合生活场景,寻找保持物体平衡的不同方法。

活动准备:

1.平衡玩具:平衡秤、月亮船、平衡架、老鹰玩具、平衡器及辅助物。

2.创设娃娃家和杂技团的生活场景,准备衣架,衣服,袜子,尺,书,皮球,叉子,积木,平衡板,米,盛器,萝卜块,土豆块,小棒,碗盆等娃娃家和杂技团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玩平衡玩具,感受平衡现象。

T:快来瞧:这里有好多的玩具哦,看看,有月亮船、荡秋千、跷跷板,还有这么多的玩具,想不想玩啊?我也好想玩哦.这样吧等会我们一起玩的时候,边玩边动动脑筋,一会把我们新发现来告诉大家,怎么样?。

T:出发吧!

(准备各类平衡玩具)。

1.幼儿分组操作摆弄平衡玩具,教师参与幼儿的探索过程。

2.分享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及问题,帮助幼儿提升关键。(可提升:平衡与重量和摆放位置的关系。)。

T:我已经听到了许多小朋友有新发现了,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二:尝试寻找使物体保持平衡的方法。

T:刚才我们发现了许多平衡的小秘密。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东西,只要你动动小脑筋,你就能让他平衡起来。今天啊我们就去娃娃家和杂技团,试一试,找一找!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让里面的东西保持平衡?有没有信心?LETGO!

1.幼儿分组探索让物体平衡的方法,老师观察指导。

2.分享与交流。

重点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让物体平衡的几种方法。(可提升:通过增加某一边份量或减轻某一边份量的方法,寻找平衡点或移动某一边的距离等方法。)。

T:今天你们真棒,到找到了好办法,让物体平衡起来,并且还把这些好办法都记录了下来。这样吧,我们把我们的记录纸作成一本平衡记录本,放在资料室里,让更多的小伙伴知道有关平衡的秘密,怎么样?。

看了数学《有趣平衡教案设计的还看了:

1.矩形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2.三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3.菱形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4.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设计

5.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数学教案及反思。

6.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