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庭经》看陈王廷创拳】太极拳

唐豪根据陈王廷《长短句》之“叹当年,披坚执锐……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便屡言陈王廷结合《黄庭经》的呼吸导引之法创编太极拳,此说是否可信呢?我们不妨先从《黄庭经》说起。

黄庭经》由西晋魏华存(又称魏夫人)所传,魏华存是中国第一个女道士,她一心向道,专注三清,终因精诚勤致天帝开怀,命神人降受上清经法,曾在怀川阳洛山修道四十二年,道成功满之后开始弘传道法。

黄庭经》是道教上清经�派的主要经典,分《上清黄庭内景经》和《上清黄庭外景经》,黄庭中的“黄”是指中央之色,“庭”是指四方之中,“黄庭”喻指道家内修功夫的中空现象。

黄庭内景经》用七言韵文写成,共36章,每章以句首二字作为标题,正文计416句,2912字。

黄庭外景经》分上、中、下三部,共98句,686字,也是以七言韵文写成。

黄庭经》把人体各部位都寓有神灵所辖,镇守人身之部位,以三黄庭为枢纽,静心闭目存思三部八景二十四神,使三丹五脏真气调和,疾病皆除,强调把积累精气作为长生要诀。

黄庭经》和《上清真经》均属于上清派系的经典,被道家称之为“仙道至经”,无需炼内丹,闭斋诵经万遍便可名列仙班。

上清派的修炼方法主要是宗教礼仪,诵咏经文,重存神之法,如存思日月之灵光照遍全身,并与日月之光相合,或存思二十四星,使星光照耀一腹之内,洞彻五脏六腑。

存思不只限于身内,有时亦存神于身外。

总体来说上清派的功法是以炼神为主或坐或卧的存想静功。

黄庭经》所阐释的是如何修道的法理,阐述修炼的内容却并非是呼吸导引之术。

那么黄庭经法与陈式太极拳呼吸方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黄庭经》中论述呼吸,“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外景经》第十八章)。

是说修道之人不是有神奇的手段,而是以积累精气达到修真的目的,这里的气,是指能量物质,非指呼吸之气。

“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衣无灾害”(《内景经》第九章)。

身体有所不适,便可立即存神合气调理疾病,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之气,《黄庭经》认为人体各部位皆有神名,“白元”,是指肺部之神,存思白元即是以神合气的练法。

人能常用反观内照之功,自然灾害不侵,此为存神祛病的方法。

“嘘吸庐间以自偿”(《外景经》第四章),“呼吸嘘无人丹田”(《外景经》第五章),前句是呼吸回环于丹田的意思,后一句是指调和呼吸,合于虚无,聚精气入于丹田,是指禅定中的呼吸方法,只有在虚无中真气才能归丹、聚丹、结丹,运动中气走四肢,不入黄庭,更不会聚结成丹。

而陈式太极拳呼吸方法,是在复杂拳式中的呼吸之法,随拳式缠丝旋转,顿足跳跃,快慢相间的变化,呼吸合与拳式,当呼则呼,当吸则吸,以顺随为要,“以心行气”气遍周身。

不难看出,在修炼方法上,《黄庭经》和陈式太极拳修炼状态、意念、呼吸都有着根本的区别,两者很难找到相匹配的结合点。

所谓陈王廷以《黄庭经呼吸导引创编太极拳之说,完全是站不住脚的。

由于唐豪修炼知识的欠缺,不仅把太极拳源流是非颠倒,还质疑和批判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他在《太极拳与内家拳》中把“气贴背后,剑入脊髓”,“以心行气,务令沉着”等对“气”的论述视为“反科学”之语,可想而知,一个连人体之气都不相信的人,怎么可能相信道的深邃呢?一个没有吃过梨的人,怎么能知道梨是甜的呢?一个不修行的人,去评论追溯修炼中的事情,那是盲人摸象,必然会得出荒谬结论。

亘古以来,道家是以太极之理修炼的,太极是道家的象征和标志,太极拳太极法理所成,太极法和太极拳是母与子的关系,由母到子是演化,由子到母是回归。

太极拳脱离了母根、母源,必将失去本来的面目。

三丰祖师日:“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明太极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显而易见,张三丰不仅创编太极拳,而且他用深邃的智慧,具足的道德,圆满的觉悟,开一代先河创立了太极大道。

教人修德符道,净化心灵,升华境界。

从而达到逆返回归的目的。

唐豪宥于已知的知识和认识,偏执己见,对于不符合自己观念和认识的一切现象、规律一概予以否定,断章取义,以俗见歪曲张三丰的经法,他在《太极少林考》中写道:“很难想像,一个主张修炼金丹可以成仙而耻笑呼吸导引的张三丰,会创造只能延年益寿的太极拳”。

在古法的修炼中,太极拳不仅使人延年益寿,更重要的是通过修心养性,提高修炼层次。

当一个人修养、修行、修炼,通过修德符道达到圣人的境界之后,人所追求的一切功能便会自然流露,人对事物的认识,对规律的掌握也会融会贯通,同时智慧灵性油然而生,当然就会“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为何通过修炼金丹功德圆满的大智慧者就不能创编太极拳呢?一个无修无证之人,用自己渺小的眼光,有限的知识,狭隘的心胸去揣摩张三丰的雅量和圣智,乱点乱评圣贤的见地,误人误己,贻害后学。

陈王廷《长短句》中也没有说自己创编太极拳,是唐豪把自己的见解强加于陈王廷,当然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长短句》非但说明不了陈王廷创编太极拳,反而成了陈王廷不能创编太极拳的证据。

唐豪这样的证据,那样的考证,莫衷一是,实际上是钻牛角尖,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责任编辑 柯 超。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