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寒流突袭商业地产

毕业论文网   当前,商业地产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究其原因,既有市场因素,更有政策层面的压力。

今年2月以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连续三次就商业地产问题作出批示,要求防止盲目投资与重复建设。

中央领导如此关注一个行业可谓异乎寻常,宏观调控进而波及商业地产

遭遇黄灯的中国商业地产徘徊在十字路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今后将去向何方?种种疑惑困扰着业界。

最近,中国商业地产联盟、21世纪经济报道、明发集团和宝龙集团在厦门共同主办了“2004中国商业地产高峰论坛”。

国内商业地产界权威人士、知名经济学家、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众多商家以及《新周刊》、凤凰卫视等60余家主流媒体悉数到场。

厦门这座充满浪漫气息的城市也因此平添了几分哲思与论辩的味道。

市场表现:想说爱你不容易      对于国内商业地产市场形势的判断,业内存在着一定分歧,不少人倾向于“商业地产过热”的说法。

在此次论坛上,作为全国惟一的商业地产行业组织,中国商业地产联盟首次就当前商业地产市场形势发表了全面看法,联盟理事长荀培路在论坛上所作的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直以来,有关商业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均是媒体透露,官方态度却并不明朗。

因此,此番商业地产联盟作为具有官方性质的行业组织,就商业地产的现状判断、市场危机的症结所在以及解决办法明确表态,颇受业界关注,荀本人也成了媒体竞相采访的焦点。

在报告中,荀培路首先分析了商业地产吸引大批投资者的几点原因。

他认为,商业地产开发商业网点建设的投资性很强,既可以出租也可以自营,具有经营灵活的特点,有很强的市场介入性,加之住宅市场竞争激烈,而商业地产正在发展阶段,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从有关部门初步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型商业设施存在着过热的苗头。

今年三月份,商务部在十个大中城市所作调查显示:2003年1到10月份,全国商业设施建设投资额约为1000亿元,竣工面积约为2000万平方米,同比都增加了40%以上。

一些地方盲目建设大型商业设施,给中小商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过度投资也埋下了引发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的隐患。

部分城市中心区还存在着商业网点过于集中的问题,不仅引发恶性竞争,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城市交通紧张的状况。

尽管商业地产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商业网点总量不足的状况仍未改变。

发达国家人均商业面积通常在1.2平米以上,而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还不足1平方米,农村、城乡结合部和新建居民区的商业设施更是严重不足,居民生活很不方便。

按照国民经济翻两番的要求,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8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超过17万亿元。

作为支撑这样巨大销售额的市场载体,现在的差距还很大。

所以,不能笼统地、简单地作出商业地产“过热”的判断,不能搞一刀切。

在对商业地产现状的判断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任兴洲,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在较长的时间内,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依然具有较大空间和前景,这一点不是谁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经济的发展、消费的升级、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带来的必然结果。

关键在于如何保障商业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和低风险的发展。

现在对大Mall有一些客观的要求,比如说生活节奏的变化,初级汽车社会的到来,以及居民对一站式消费的需求,还有节约购物和消费时间等等,但是总体上盲目求大,是我国商业发展中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已经建成的54个ShoppingMall,平均面积十三、十四万平方米,国外的ShoppingMall平均也就二三万平方米。

危机突发 症结何在      银根紧缩、政府严查、项目停工等宏观调控,让整个行业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有人认为是商业地产过热所致。

但与会专家却有不同看法,他们一致表示,“热”只是问题的表象,我国商业地产的根本症结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地产开发商缺乏商业认知   部分地产开发商对商业特性的把握存在偏差,对商业规律不甚熟悉;许多地产商没有看到商业地产开发与住宅开发的差别,套用较熟悉的住宅开发模式,先设计、后出售;而商业地产的复合性,要求地产商、投资者、经营者、物业管理商四者结合起来,现实中四方交接很不规范;这些因素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前期风险。

地产商经营思路的偏差   大多数地产商都喜欢当“甩手掌柜”,抱着“卖完就走”的经营思路,希望开发――出售――再开发的循环周期越短越好,这就不可能完成对商业地产完善的规划。

开发商来说,5到8年已经是他们最长的等待期了。

而且地产商还不注重商业物业的后续管理,结果出现销售火爆的商业城,地产商赚钱走人了,商业城日渐萧条。

这种把购物中心当作商业地产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购物中心一旦被拆零成商铺卖掉,就很难实行统一的经营管理,也就很难获得成功;另外,由于开发商往往不可能全部卖出去,因此一方面银行的债务无法还清,同时又把失败转嫁给了接盘的小业主,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去年以来,北京、长春、沈阳等地的一些商业地产项目都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有的经营户和开发商之间甚至发生了激烈冲突。

商业地产很可能成为社会的下一个投诉热点。

地产开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   由于大型商业设施投资动辄几亿、有的甚至高达几十亿,在国外多是靠基金支撑运作。

而在国内,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其大型商业设施项目多数却是建立在银行贷款基础上的。

开发商自有资本比例普遍偏低,项目中银行贷款的比例高达八、九成的不在少数。

投入正常的投资回报期约8年左右,一旦出现销售收入不高或利润率下降的情况,长期达不到赢亏平衡点,将引发债务风险,形成银行不良贷款。

从去年年底开始,一些地方的金融部门开始控制这方面的风险,有的银行已将开发商的自由资本金比例提高到30%以上。

不久前,有商业地产专家在央视论坛上谈到购物中心时认为,像购物中心这类大型商业设施,自有资本金比例达到80%是比较理想的,至少不要低于50%。

开发中存在形象工程问题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建大型的购物中心和步行街。

不少地方政府对这类项目是很热衷的。

由于购物中心、步行街等大型商业设施具有较强的市政效果,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一味地积极推动。

而且由于这样的工程过于重视城市景观要求,忽视了商业使用功能,容易使项目陷入招商难的尴尬境地。

前不久,在一条著名商业街的改造规划论证会上,是由国内某重点高校的专家教授负责设计的规划方案,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受到与会者的交口称赞,政府部门对此也大加赞赏。

但大家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在这些漂亮的建筑里面,谁会去经营、要经营什么商品,规划竟然是在没有商业定位的情况下先行的,这在国外都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或许这其中也有政府对发展现代流通片面理解方面的因素,认为一说流通现代化,就是要追求大、追求高档,就是要完全照搬和仿照国外商业模式。

辩证施治:解铃还须系铃人      荀培路在论坛上透露,今年年内国家将出台《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条例》。

今后,新建大型商业设施要实行听证制。

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还须到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同时,政府部门正在建立大型商业设施建设监测系统,对商业网点的数量、布局、结构以及市场需求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引导企业和银行投资决策。

七月,商务部会同发改委、建设部、国土资源部、银监会等部门,正在开展大型商业网点专项检查,同时指导地方自查。

对不符合商业网点规划、没有市场前景的在建大型商业设施项目,应予改建或停建;未开工的拟建项目,组织有关部门重新进行论证;符合商业网点规划的项目,协调有关方面予以支持。

面对诸多问题,有关专家认为,尽管有了国家宏观调控为商业地产掌舵,但将商业、地产两种资源有机整合,建立有序市场环境的主动权仍掌握在开发商手中,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商业与地产合理对接   一方面,地产商借助商家的品牌效应,能有效提升商业物业的销售,因为零售巨头、餐饮娱乐、家具建材商等的加盟是项目的一大卖点;另一方面,成熟的大型社区为商业经营者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流量和消费力。

设计科学商业地产开发模式   商业地产不能简单套用住宅的先设计后销售模式,而应该先确定经营模式、招商对象和业态需求,再进行建筑规划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日后改造费用的成本,从而降低商业地产的风险。

大连万达提出的订单式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即预先与世界500强企业签订联合发展协议,得到其租赁项目的承诺后才进入实质开发

这种战略伙伴组合的营销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对于万达集团而言,与这种外资零售业巨头结伴而行,不仅转嫁了投资开发购物广场可能存在的风险,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购物广场的知名度。

此外,商业地产做到了强强联手,通过各种品牌组合,产生经营优势,有效地控制了经营风险,增强了业主的投资信心。

大连万达广场的一些项目据报道,也出过一些问题。

但这并不能否认订单商业地产开发模式本身的积极意义。

找准定位   由于商业地产与市场需求关系紧密,地产商开发商业地产时,定位是非常关键的,同质化经营只能带来商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比如社区底商的定位,其招商目标主要有:自身配套所用、综合百货业、专业市场、主题式商场等几种形式。

底商首先必须考虑消费市场,只有准确、恰当的商业经营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要做到准确定位,一方面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走适合自己的路线。

市场细分是商业地产定位的前提,尤其是针对商业密集区,要让商业地产都成功盈利,就必须把市场细分、再细分。

主题经营凸现特色   主题式商场可以按人群、功能等进行划分,小型商业物业尤其要做好定位工作,要避免与大型Mall正面交锋,切忌盲目地比“大”、比“全”,而要做“专”、做 “精”,以自身特色来吸引消费者。

区域品牌:明明白白发展Mall      如今的城市俨然成为一种巨大的商品,需要商标,更需要品牌。

区域运营就是要像经营商品一样经营城市商业地产开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城市品牌建设的重任。

当“9+2泛珠三角”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当“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日渐明朗,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其商业脚步的强力跟进,也成为一种必然。

而对于厦门商业商业地产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无疑从诸多方面为厦门提供了大好契机。

作为这次论坛的举办城市,与会专家和各界人士也对厦门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厦门,因为寓意“国家大厦之门”而得名。

人们喜欢用水清沙幼、风光旖旎来形容这座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

关于厦门,我们可以检索到许多令人振奋的数字:厦门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平均购买力在全国排名前列,2003年厦门人均GDP超过 53621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 41586 元,厦门房地产平均价格达到 4148 元/平方米,2003年全市房地产成交面积突破 329.53 万平方米,增长迅速。

厦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佳人居城市以及“国际花园城市”,厦门市今年的旅游工作目标是:接待海内外游客1474.2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3.51亿元,其中旅游创汇3.67亿美元。

而就是这样一座极具消费潜力的城市,过去许多年,零售业却显得有些发育不良,大型百货商场的数量和规模普遍比较少。

随着城市商业化步伐的加快,高层次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厦门发展高端商业零售业态的时机基本成熟,商业地产也成为了厦门市新的投资热点。

这其中,明发Mall的开发颇为引人注目。

2002年9月,明发集团斥资7.85亿,从大连万达手中夺过厦门市中心黄金地段的项目开发权,并于此后不久推出建设明发商业广场的方案。

这个总建筑面积将超过40万平方米,集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力争建成东南沿海最大Mall的项目,一直备受瞩目。

人们满怀期待的目光中也不乏质疑:厦门市主体――厦门岛面积仅有13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不足200万,如何能消化这么大体量的购物中心;明发Mall地处城市中心区,如何能保证交通的顺畅;明发集团的项目融资是否也过分依赖银行贷款……明发Mall是否也有商业地产“热伤风”之嫌。

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明发集团总经理黄庆祝显得成竹在胸。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对以上疑问一一作答。

明发Mall项目的选址充分注重地理位置和商圈的重要性,这个占地近17万平方米的综合商业设施位于厦门市新兴金融商业中心区,交通四通八达,每日人流达30万以上。

明发商业广场出发,一小时车程覆盖闽南金三角(厦漳泉)商圈,商圈覆盖范围超过300公里,是东南黄金经济圈的辐射中心。

在交通方面,厦门市市政府给予了明发Mall极大支持。

规划中的福厦快速铁路,不到两小时就可以从福州到厦门明发商城的位置正好在铁路的一侧,规划部门特地为明发Mall预留了一个站台,以通过铁路增大购物人流。

正在建设中的机场快速路也经过明发商场,为了能与明发商城配套,机场快速路也预留了一个快速通道,可以直接进入明发商城。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明发集团已经为明发Mall投资了11亿元,并且全部是自有资本。

雄厚的资金实力也让黄庆祝对明发的未来充满信心。

建成后的明发Mall绿化率将高达25%,拥有近2000个停车位,连廊、扶梯、电梯130多部,中心环形广场直径达150米,主题步行街近100条。

目前,明发Mall已敲定了家乐福、百安居、时代华纳3家世界知名主力店。

对于在厦门市思明区建设厦门最大的商业设施,思明区区长郑云峰表示,思明区作为厦门市的中心城区,整个第三产业占到思明区产业的70%以上。

第三产业发展以现代服务业、商贸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为重点,商业地产正好把这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明发商业广场建成后,每年能够提供给思明区的财政收入将达到一个多亿,也会带动周围地产、商贸业的发展。

厦门市贸发局副局长梁群民也认为,明发Mall“商业地产+商业巨头”的联盟合作模式,是厦门商业地产的一次突破和大胆尝试,厦门商业地产的发展前景应该是十分看好的。

我国目前的商业地产发展,如同一个尚未成年、却急着长大的孩子,难免会经历“成长的烦恼”。

但幸运的是,有太多人都在关注着这个“孩子”,希望为他创造最健康、最适宜的环境。

商业地产发展空间广阔,仍然是业界普遍共识。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