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阈下外语学习文化认同研究考察

摘 要:语言学习中必然面临文化学习文化认同外语学习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探讨外语学习文化认同研究外语类核心期刊发文现状,研究发现文化认同研究越来越受到外语类核心期刊的关注,研究旨在为外语教育中文化认同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新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外语学习文化认同外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65—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18。

1 . 引言。

认同“identity”又译“身份”即一个或一群人“究竟是谁”的问题,它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高一虹等,2003)。文化认同是指“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崔新建,2004),多元文化认同英语学习需要建立的学习观,文化认同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英语学习中有必要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以及目标语文化认同相互促进的认同观。使英语学习者成为真正的双文化个体的双语者(bicultural bilinguals),但是双语并非都是双文化,懂得两种语言是双文化个体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杨晓莉等,2010)。作为有可能成为双文化个体的英语学习者需要不断进行文化框架转换,调整文化体验,积累多元文化认知,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概念来自于自我认同,艾里克森区分了自我同一性和集体同一性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分别发展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Kroger, 2007)。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Benet—Martínez等2002年最早提出双文化认同整合的概念,对英语学习者文化认同和适应提供研究借鉴和参考。

基于Giddens的反思性理解的自我认同理论指出,个人总要在自我的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和协商(高一虹,2008),在多重变化的自我认同中,存在着统一的、稳定的“核心认同”(高一虹等,2003)。无论是文化认同还是社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实现的,语言文化密不可分,Gumperz1982年编辑的《语言与社会认同》一书在社会语言学传统中正式开辟了“语言与社会认同”这一研究领域(ibid.),给了语言文化认同研究者很多启发,Bourdieu的习惯、文化资本与自我认同理论影响着建构语言研究者和教育学研究者。Lave与Wenger的实践共同体中建构认同(ibid)理论强调学习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的发展,这对语言文化认同研究具有启发作用。以往关注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研究高一虹等,2003;高一虹,2004)从不同的视角研究自我认同英语学习文化认同为视角的研究逐渐增多,英语学习中的文化认同是在学习者与他人互动中不断调适逐渐积累形成稳定的文化价值观念。但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借鉴,以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关注文化认同研究不曾见到。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研究英语学习者文化认同旨在丰富此领域的研究

2 .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源于认知心理学。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内因和外因,知识获得的过程包括“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djustment)。“同化”是把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内化为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是基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个人根据新环境中的信息进行认知结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儿童在与外界环境互动的过程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关注个人动态、流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被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文化身份。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和维特根斯坦的言语行为理论建构主义学者认为,行为体的互动和交往是在一定话语环境中进行的。借鉴不同语言学科与认同建构观,语言学习者、使用者认同建构观逐渐形成(高一虹,2008)。建构观将认同视为在社会文化历史情境中,个体与外界互动而发展出来的多元、动态的身份定位及其过程(ibid.)。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能动建构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本人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在真实的情境里以协作会话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与此同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也得以重构(黄慧、王海,2007)。文化认同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稳定的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建构发生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

3 . 建构主义理论外语学习文化认同研究现状。

基于外语学习文化认同研究还是较新的研究领域。外语学习中的文化建构以及外语学习和接触中的文化归属思考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化认同是心理层面的认知,主要探讨“我是谁”的问题。当前建构主义理论外语学习文化认同研究现状值得探讨。

2014年在中国知网中以关键词“文化认同”检索结果,共有18篇。《外语教学与研究》1篇:《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变化——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高一虹等,2003),下载1244次,被引用70次;《外国语》0篇;《现代外语》0篇;《外语外语教学》中1篇:《归化翻译与文化认同——<鹿鼎记>英译样本研究》(陈刚,2006),下载724次,被引用24次;《中国外语》0篇;《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中2篇:《外语学习认同研究在我国情境中的必要性——回应曲卫国教授》(高一虹,2008),被下载668次,被引用4次;《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自我认同变化的关系》(高一虹、程英等,2002),被下载1031次,被引用116次;《外语学刊》0篇;《外语教学》1篇:《异文化的认知与语言意识——从社会学的视点思考》(周洁,2000),被下载142次,引用3次;《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篇:《文化转化与文化认同——兼论中国文化现代性的认知重构》(陶家俊,2009),《从文化排斥与文化认同看清末外国小说翻译》(韩永芝,2001),《英—爱文化认同形成初探》(何树,2002),《论定型的本质、成因与功能》(吴梦婷,2011),《当代美国小说与族裔文化身份阐释》(江宁康,2005);《外语研究》4篇:《译学研究中的文化认同思辨》(张思洁,张柏然,2003),《西班牙文化与印第安传统的对立与融合——《保佑我,乌尔蒂玛》新解》(石平萍,2009),《英语学习学习者认同发展——五所高校高年级阶段跟踪研究》(高一虹、周燕等,2011),《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解读华裔小说<喜福会>》(王和平、王婷,2007);《外语电化教育》0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3篇:《现代性的后殖民批判——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陶家俊,2006),《漂泊的心灵失落的个人——评苏珊·桑塔格的小说《在美国》》(李小均,2003),《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E.M.福斯特小说中“联结”的最终尴尬》(岳峰,2009);《山东外语教学》1篇:《鲁迅的翻译模式与翻译政治》(王友贵,2003)。在18篇文章中有50%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探索研究,即《外语学习认同研究在我国情境中的必要性——回应曲卫国教授》《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自我认同变化的关系》《现代性的后殖民批判——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译学研究中的文化认同思辨》《西班牙文化与印第安传统的对立与融合——<保佑我,乌尔蒂玛>新解》《英语学习学习者认同发展——五所高校高年级阶段跟踪研究》《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解读华裔小说<喜福会>》《现代性的后殖民批判——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漂泊的心灵失落的个人——评苏珊·桑塔格的小说<在美国>》,主要集中在四种外语类核心期刊。

文化转化与文化认同——兼论中国文化现代性的认知重构》(陶家俊,2009),文中指出,“动态审视跨文化异质时空中的文化知识生产和传播及文化认同”,“人类学凭借独特的空间实践、立足空间视角来建构研究对象——本土‘社会、传统、共同体、认同’”。

研究表明,建构观下的文化认同研究不断受到青睐,虽然有的文献不是以建构观引领下的研究,但是为建构观视角下的文化认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主题“文化认同”检索,有四种期刊增加了文章篇数9篇。《山东外语教学》增加了1篇:《他者的眼光:贾斯汀·希尔中国题材作品中的文化冲突》(王喜华,2007);《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改名为:外国语文)》增加了4篇:《变形的龙——从《女勇士》的艺术与文化接受谈华裔文学的跨文化特征》(胡勇,2006),《“世界知性盛宴”新气象:西方不如东方亮——中国视角的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东方色彩暨世界学术前沿新走向》(王毅,2009),《跨文化交际视域中的语言运用和身份认同——基于文化差异的分析》(方宁、陆小鹿,2012),《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文化身份与汉英翻译》(张景华,2003);《外语研究》中增加了2篇:《外语教育:新世纪展望英语教师与新世纪》(李战子,2000),《叶芝与对立民族主义》(何树,2002);《中国外语》增加1篇:《试论ESL课程设计中置入学习者母语文化的重要性》(吴念、肖燕,2006);《外语外语教学》增加2篇:《<日用家当>中女性形象解读》(李洁平,2007),《<语言借用与社会心理研究>评介》(王扬帆,2006)。研究主要依据不同的方面如有基于文学作品的研究,基于语言运用身份的研究,基于母语文化研究等。“文化认同”为主题的研究在核心期刊中的数量增加意味着文化外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文化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王扬帆在《<语言借用与社会心理研究>评介》中指出该书描述和解释语言文化认同缘于建构及其作用。张思洁、张柏然(2003)的《译学研究中的文化认同思辨》的提出,“文化的民族性具有动态的、离散的,断裂的构成”。陶家俊(2006)《现代性的后殖民批判——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中指出“新民族认同力图从更广阔的视角重构复杂多样的文化体验”。文化认同是基于动态的建构过程,并在建构中形成逐渐稳定的认同观,然后继续在实际互动中反思自身的文化观,在“changing”中继续建构或重构文化认同。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基于建构主义的有关英语学习者文化认同研究还是崭新的领域,很少有相关研究文献,但高一虹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英语学习动机和自我认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调查了建构主义与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相结合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和评论。这和学者(黄慧、王海,2007)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建构主义理论已经应用到了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但分布不均匀”。英语学习者文化认同学习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学习文化学习离不开探讨文化认同,多元文化并存及全球文化认同理念将在英语学习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英语学习者文化认同研究的不足应引起学者或研究者深入的思考。

图2说明在我国外语学习文化认同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说明了外语学习者文化认同发展的动态性发展特征。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外语教育教学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学习者文化认同的多元意识提升。

4 . 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聚焦于动态、变化的、发展的特征,文化认同是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建构形成的,文化认同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调适。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已应用于我国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黄慧、王海,2007),其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外语学习者文化认同成果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中发文数量具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外语研究》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发文数量排名靠前,但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Benet—Martínez, V. & J. Haritatos. B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BII): Components and socio—personality antecedent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5: 73,1015–1049.

Kroger, J. Identity development: Adolescence through adulthood[M].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 Inc., 2007.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4).

高一虹、李玉霞、边永为.从结构观到建构观:语言认同研究综观[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19—26.

高一虹、李玉霞、李伟娜.我学英语——“我”是谁?:三位英专学生的自我认同建构[J].外语研究,2003(4):69—77.

黄慧、王海.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J].外语外语教学,2007(6):21—24.

杨莉萍.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心理学中文化意识的衍变[J].心理科学进展,2003(2):220—226.

杨晓莉、刘力、张笑笑.双文化个体的文化框架转换:影响因素与结果心理科学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0(5):840—848.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