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企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

【摘 要】我国经济建设正在以较高的速度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举措成为我国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建设节约型企业成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 节约型企业 资源节约       一、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的提出      我国经济自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尤其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维持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同时也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举足轻重的经济体。

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人们的生活越发富足,基本上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

然而,我们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资源束缚、环境污染、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投资于出口拉动,没有摆脱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那种依靠资源高投入,环境高污染,效率不高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提出“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使用资源放在优先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005年6月23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问题。

会议提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核心,推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核心建设节约型企业      胡锦涛在2004年3月20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坚决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所谓节约型社会,就是指在社会生产、建设、物流、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术界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认为节约型社会是一种社会运转和社会发展的模式等。

中央领导的讲话以及国内学术界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来建设节约型社会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通过遏制两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减少资源消耗来建设节约型社会

2.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核心,通过节约减少资源消耗,建设节约型社会

3.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有效地使用资源,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均应该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建立节约型社会

4.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法律政策体系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5.通过发展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6.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

7.通过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来建设节约型社会

8.通过改变观念,建立节约意识,从来改变消费观念来建设节约型社会

以上节约型社会主要途径与实施方法来看,都是比较宏观的。

节约的落实必然要企业来承担。

事实上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成份,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成份。

彼得•德鲁克认为,“不管工业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形态,企业都是社会核心,组织社会细胞,企业组织社会核心机构。

”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核心就是结构节约型企业

理由有如下几点:   首先,从资源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不仅是资源勘探、挖掘、运输、贸易的主体,而且企业资源的使用、开发、转化、回收再利用的主体,正是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所有的资源转化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因此企业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主体,是资源利用的主体。

因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都离不开企业

其次,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也就是通过城镇化、工业化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企业组织企业社区发展成为社会最活跃的组织,整个社会将以企业组织核心来构建,我国的经济开发区是最典型的企业社区,我们的企业化就是用企业组织去替代无数的以自然农户为单位的家庭组织,变成大生产为主的企业组织

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最本质的工作就是要建设节约型企业组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