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摘 要:我国高校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社会影响力、志愿活动规模、志愿组织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志愿活动志愿组织仍然有很多问题,比如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志愿活动参与者比较单一、社会志愿工作认识程度较低等问题。

笔者通过对保定高校志愿组织高校青年志愿者进行调研,进而对我国高校志愿组织高校志愿活动存在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根据各国经验和我国高校志愿活动志愿组织建设现状,提出了高校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化发展的的改革建议。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高校青年志愿者;专业化;路径探究   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随着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发展诞生、壮大。

尤其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通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

但是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建设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从根本提出解决方案,问题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管理模式不健全。

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其主体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是由于涉世未深,需要加强保护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

现在的志愿服务体系,并不能很好的为志愿者提供安全保障,很多的志愿团队也忽视了对志愿者的安全培训教育。

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一但发生安全事故,志愿者的志愿精神必然受到打击,而且很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通过对志愿团队的调研,我们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志愿服务法律体系,通过国家立法以及一些地方性法案,来对志愿者提供保护,美国早在1973年便制订了《志愿服务法》,并先后五次加以修订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但由于我国的志愿事业起步较晚,国家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跟上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我们了解到,目前为止,许多省市出台了自己的关于志愿服务的条例,民政部能国家部门也出台过一些通知,但是仍然没有一部全国性的关于志愿服务的法律。

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离不开经费的支持。

而现在的志愿团队,其经费除了学校团委从办公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外,其余经费都需要学生自己筹措,这使得志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增添了经济负担。

由于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其花费都来自于家庭,所以大学生志愿者不可能自掏腰包来做志愿服务活动

很多志愿服务团队都面临经费短缺的困境,有很多好的志愿项目,由于筹措不到经费而不得不放弃。

由于资金的短缺,使得志愿服务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其志愿活动的质量也受到影响。

(二)志愿活动形式僵化。

志愿活动缺乏连续性,志愿活动缺乏统一性,我们通过对以上两支不同的志愿者队伍志愿活动的调查发现,志愿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学期开始两个月,即三月和四月份,以及十月份和十一月份。

因为每年的1—2月和7—8月份基本上在放假,而六月和十二月学生们在准备期末考试,这就使得各志愿团队志愿活动没有连续性。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志愿组织志愿活动的盲目性。

通过在志愿服务基地的调研,志愿服务基地普遍反映暑假和寒假期间找不到大学生志愿者,而在每学期开学后的一到两个月却过分集中。

志愿活动缺乏协调性,学校之间各志愿组织缺乏沟通协调,甚至有的学校内部也没有这样一个协调机制,虽然很多高校都普遍采用的是校志愿者总队加各系志愿者分队的组织形式,有志愿者总队进行协调沟通,但很多时候这一机制都没有发生作用,有的时候同一个学校的志愿者队伍的志愿活动都会发生冲突。

由于缺乏协调性,使得志愿者资源得到了浪费。

(三)社会志愿工作认识程度较低。

志愿活动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弘扬优秀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所以宣传工作对于志愿工作也是一个主要的工作方向。

但我们注意到,社会志愿工作的认识程度普遍较低,很多人对于志愿者的认识,还是雷锋式的好人形象,还是义务劳动的形象,这已经不适应现今大学生志愿者了。

究其原因,就是很多志愿团队忽视了宣传这一点。

做好事不留名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已经到了互联网时代,各个团队在互联网宣传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为对志愿精神的诠释不够透彻,对志愿优秀典型的宣传不够力度。

不仅在社会上,在学校里也是,有的志愿组织只有招新的时候才会宣传这些,平时很少对同学们进行宣传教育。

这些都导致对志愿工作的认识不足,不能对志愿者进行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现在的志愿文化宣传都做得不够彻底,各志愿者分队基本上没有重视志愿文化的宣传

我们发现,37%的志愿团队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志愿文化宣传,41%的志愿团队仅仅在志愿者日等时间进行有限的宣传   (四)志愿活动参与者比较单一。

志愿者是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核心,拥有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志愿者,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提保障。

同时一个优秀的志愿服务团队,也必须有足够的后备力量,有一批有热情的同学准备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

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志愿活动的参与者比较单一,有的院系,经常参加志愿活动的主要是在系志愿者分队或者其他志愿组织中的同学。

在我们的抽样调查中,很多同学在刚刚入学后注册为志愿者,但并没有加入任何的志愿者队伍,所以他们没有机会真正接触志愿活动,只能被动的参加,即只能等志愿团队招募的时候报名参加志愿活动

二、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创新探索   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就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特色,根据自身志愿者特点开展志愿活动、建立独具特色的志愿组织,比如农业类院系的志愿者,可以利用自己专业的农业知识,去农村开展助农志愿活动;金融类院系的志愿者与相关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金融知识宣讲志愿活动;法律类院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这样的话,可以有效解决现在高校志愿者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利用高校志愿者资源,可以提高高校志愿活动的影响力。

高校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对于上述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业化创新。

(一)促进志愿组织和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建设,可以促进志愿者个人安全保障机制改革。

高校青年志愿者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最需要国家的法律来保护其自身的安全,比如对一些安全事故的认定、对志愿活动的安全保障要求等。

与此同时,也需要学校根据自身志愿服务的特点,制定相关的规章,比如强制安全教育,对志愿活动的安全等级进行评定,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通过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建设,可以将各项志愿活动规范化,进而学校和国家可以根据其规范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志愿者的个人安全。

促进高校志愿经费保障改革。

高校应该所以大学生志愿者总要自掏腰包来做志愿服务活动,这打击了大部分志愿者的积极性。

高校经费规划就更应该为志愿活动发放充足的经费,解决学生们的经费之忧。

由于资金的短缺,使得志愿服务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其志愿活动的质量也受到影响。

所以解决经费问题迫在眉睫。

志愿者项目规范化建设后,可以引进社会力量来共同开展志愿活动,也可以和社会志愿组织开展合作,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志愿经费的问题。

(二)实现志愿活动项目化管理。

专业化建设可以使志愿组织保持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和良性沟通协调机制。

通过志愿活动项目化管理,保持志愿服务活动的连续性。

针对驻保高校志愿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在学生离校后志愿活动几乎没有,而新生入学时又达到高峰的情况。

高校组织应该加大学期各个阶段志愿活动的连续性,避免出现断层和过分集中现象,把志愿活动真正落实到服务社会公众身上,坚持志愿者光荣宗旨。

增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各方面协调性。

通过专业化建设,各个院系的志愿者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专业化志愿活动,这样可以保证各志愿团队志愿活动不发生冲突,也可以保证志愿活动的质量,因为实现志愿活动项目化后,志愿服务团队可以与多平台媒体合作,做一些比较大型的活动,   (三)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建设,提升公众对志愿服务认知度。

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可以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力度。

我们发现,社会志愿活动的认可度不够高,主要就是对志愿活动宣传不够。

志愿活动的创新,首先应该进行的就是对活动宣传的创新。

通过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的建设,可以提升志愿服务水平,进而增加社会志愿服务的认知力。

同时也可以对志愿活动做良好的公众定位。

很多的志愿团队对于志愿者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当务之急是对志愿者和志愿活动进行重新定位。

不仅仅是在高校志愿者内部,还有就是要引导社会公众,将志愿精神宣传出去,引领社会正能量。

使社会志愿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四)扩大志愿活动影响力与覆盖面。

我们发现很多普通同学没有一个渠道参加志愿活动,而很多志愿组织还反映有时候找不到志愿者。

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建设可以将高校大学生和高校志愿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大学生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想结合,可以引领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还可以引入社会力量,携手建设志愿组织

现在的志愿组织往往是各自为政,没有跟其他志愿服务机构合作的机制。

我们应该认识到高校青年志愿者的弊端。

比如缺乏活动资金,现在的经费主要是团委从办公经费中拨付,这远远不能满足志愿组织的需要,而社会上有很多企业也愿意通过慈善来宣传自己,比如河北金融学院2014年与中国工商银行保定分行合作进行的“百区万户”金融知识宣讲进社区活动,就是引进了社会力量,来共同完成这个志愿活动,取得了双赢的局面。

但我们注意到,这样的活动次数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志愿团队的需要,而社会上像中国工商银行保定分行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也很多,只是缺少一个机制将两者联系起来。

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总结   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随着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发展诞生、壮大。

尤其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通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

由于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与西方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这些突出的问题不解决,就难以继续深化发展。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高校志愿者对于大学生人格树立、素质的提高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新战场,如何处理志愿组织建设、人员培训、志愿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各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

所以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发展方向必须转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了高校志愿者项目专业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高校志愿者进行项目规范化建设,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体系,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