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缺口”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扩展

摘 要:结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提出的“两缺口模型”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储蓄”与“外汇缺口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知识、信息、人才等“新缺口”,而这些在知识经济时代,正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因素。应注意国际合作、加快数字化步伐、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缩小技术缺口、重视战略资源储备。

关键词:“两缺口”理论,中国适用性,新缺口

一、“两缺口”模型与我国目前的“双顺差”。

1966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提出“两缺口模型”,对引进外部资源的必要性、外部资源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说明,其主要考虑的是储蓄缺口外汇缺口。引入外资求得平衡,既可以减少外汇不足的压力,又节约了国内储蓄,减少了国内储蓄不足的压力。成功的引进外资,可以达到双重的经济效果。这正是“两缺口模型”的理论意义所在。

那么,目前我国储蓄状况与外汇状况如何?两缺口理论对我国目前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从表1可以看到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变化。在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以后,对外贸易除 1993年以外均为顺差;而2002年“存贷差”也已高达2794.2亿元。由此出现两缺口减少甚至消失并转化为盈余的现象,即出现了国内信贷收支大量存差和国际收支(包括对外贸易和资本往来)大量盈余的“双顺差”现象。与此同时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反而迅猛增长。显然,这是“两缺口理论”的一种悖论。

表1:1985牟—2001年我国国内储蓄、投资和储蓄缺口 单位:亿元。

年份。

储蓄缺口

外汇缺口

年份。

储蓄缺口

外汇缺口

1988。

151.1。

288。

1996。

—1459.3。

—1019。

1989。

185.5。

243.8。

1997。

—2857.8。

—3354.2。

1990。

—510.3。

—411。

1998。

—3051.5。

—3597.5。

1991。

—617.5。

—428。

1999。

—2248.8。

—2423.4。

1992。

—275.6。

—233。

2000。

—2240.2。

1995.6。

1993。

679.4。

701.4。

2001。

—2204.61。

—1865.2。

1994。

—634.1。

—461.7。

2002。

—2794.2。

—2517.6。

1995。

—998.5。

—1403.7。

2003。

—2152。

—2097.5。

注:(1)储蓄=国内支出总额—总消费;(2)表中数据均根据中经专网数据计算得出。

二、“两缺口”在目前我国适用性分析。

如上分析,“两缺口”在中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双顺差”的出现。“两缺口理论”对中国还有适用性吗?。

(一)外汇顺差的问题。

自1993年最后一次经常项目逆差以来,中国一直是经常项目顺差,即便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也不例外。1994—2003年累计经常项目盈余1794亿美元,这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大不相同。那么,中国的经常项目与外汇顺差果真如数字所反映的那么乐观吗?。

换一个角度解析中国的外贸数据,我们将发现中国并没有违背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一般规律。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中50%以上为加工贸易产品,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在国内加工组装再出口,因此,这可以看作是不跨境的劳务输出方式,中国主要在其中赚取加工费。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可反映为经常账户收益项下的职工报酬。如果将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出口差额从总贸易差额中扣除,则1993—2003年间,除1995、1997和1998年外,其他7个年份均为逆差。累计逆差达1392亿美元,而非海关公布的累计顺差2378亿美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并未违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过去1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在利用国际资源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储蓄盈余无法有效地转化为投资的问题。

“两缺口理论”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国内储蓄能够完全转化为投资。这一假设在一国金融体系效率很高并且无国内储蓄外流的情况下完全可能成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假设与现实不符。众所周知,中国储蓄率非常高,2003年家庭储蓄总存款 (这是中国财富积累的主要形式)占GDP的比重已达到88.6%。但储蓄不等于投资。我国国内储蓄虽多,但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这是因为首先,目前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银行这种金融机构,以间接的方式进行的。而金融资产单一,金融机构行为不规范和金融市场资金驱动效应低,这些都使其本身很难完成金融中介的作用。其次,投资来说,民营经济因为在投资的领域和规模都受到限制,在金融信贷和资本市场上的融资都受到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的歧视,有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由于其本身的改革和银行体系的改革,国有企业“惜借”,银行“惜贷”,因此,国有经济的投资并不活跃。由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不畅,而转化为投资的那部分储蓄总量才是“两缺口理论”中的S。因此高储蓄率没有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由此可见,国内储蓄过剩只是相对的过剩。

以上分析说明,我国缺口虽然名义上已不复存在,但还存在着实际上的缺口外汇虽多,但基本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储蓄虽多,但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所以,“两缺口”理论在中国还有其适用的基础。但是本文认为“两缺口”理论虽然在中国还有其适用基础,但它并不足以指导或解释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外资的引人虽然填补了资金的缺口,但我们欠缺的并不仅仅是资本

三、“两缺口”在我国扩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资本。在大工业时代,土地、资本、人力是主要资源,发展中国家尤其渴望资本需求,加上国内产品竞争力不强,出口创汇能力低,因此出现“两缺口”。现在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又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人才已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资源,而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数字鸿沟”、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缺乏、掌握核心技术少、战略资源缺乏等等,都是今天这个时代的“新缺口”。也就是所谓的“三缺口”“四缺口”。“三缺口”(赫尔希曼)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管理、企业家的缺乏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最重要的约束,资本吸收因此而受到限制。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技术、管理与企业家的缺口,仅靠国内资源几乎无法弥补,大多是从国外引进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人才来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这些缺口

(一)人才的缺口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一词早在1906年就由欧文·费雪(1rinsPisher)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提出,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贡献近100多年来增长了6倍多。世界银行专家曾对世界192个国家的资本存量作过一项统计,提出了“国民财富新标准”,认为目前全世界人力资本、土地资本和货币资本三者的构成约为64:20:16,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全球国民财富中最大的财富,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强大推动力。

相对于我国巨大的人口数量,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极度缺乏。统计数字显示,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文盲比例2000年为6.72%(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降到1%),2000年,我国6岁以上人口中,只有3.8%的居民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高中毕业生占12.0%,初中及以下为84.2%,而美国则分别为48,3%,33.8%,17.9%。我国平均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仅为200人左右,仅占经济活动人员的 0.42%,远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4000人的水平。在人力资本存量极度短缺的现实下,我国人力资本配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人力资本不足与浪费并存;人力资本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如教育、制造、卫生、机关等4个行业,占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近 70%,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环保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却不能满足需要);人力资本的“孔雀东南飞”现象等。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