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创造的无形资产概念重构与耦合分析

摘 要:文章突破会计界对无形资产定义的狭隘性,综合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资产评估学、法学等综合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价值创造视角构建了无形资产概念框架,重点分析了内部各个价值创造因子之间作用耦合,突出了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系统的本质特征。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价值创造 无形资产 耦合 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3—100—02   一、企业价值价值创造   (一)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财务会计学理论关于企业价值的定义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平均加权资本成本的折现值,持续发展与成长是企业价值规模不断变大的主要驱动因素。

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价值企业对其资源综合运用和配置的能力体现,这些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信息资源

现代企业以物质资源为基础,人力资源为核心,通过利用财务资源和信息资源达到提升企业综合运用资源的能力,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此企业价值最终表现为利用各项资源的能力所产生的效能之和。

本文借鉴财务会计理论与经济学理论对企业价值的定义,吸收社会科学理论的观点,认为企业价值企业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的需要,综合运用有形与无形资源创造的能够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价值量。

(二)价值创造   企业价值创造创造价值的能力,企业价值创造理论的基础有:古典利润理论、创新理论、成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

古典利润理论认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途径和表现就是不断获得利润,利润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利润越大,财富越多,企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在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还具有强大影响力。

创新理论认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从根本上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体现,创新能力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通过创新可以使企业构建全新的盈利模式、使用更具竞争力的生产技术、优化管理模式、再造组织流程等,从而奠定企业在行业内的领先定位,提高获取资源的能力,达到不断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张力的目的。

成长理论认为:企业价值创造应关注成长质量、成长速度与成长效率,三者辩证统一,仅有成长速度或仅有成长效率,但没有成长质量,就无法全面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目标。

企业价值创造的首要对象是企业所有权的拥有者,因此应以成长质量为核心,构建企业成长体系,从而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竞争优势理论又称为钻石模型,该理论认为总成本领先、差别化经营及专一化是企业不断实现价值创造动力之源,因此企业应采取战略措施,不断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增强价值创造能力。

企业价值创造从本质上看,是企业根据自身属性和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各项资源不断创造企业价值的过程、状态和具体表现。

不同的企业由于拥有资源的数量、性质、运用能力不同,其价值创造能力也有差异。

伴随着现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发展,无形资源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一项资源,如何利用好无形资源成为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

二、无形资产定义与概念框架构建   (一)基于价值创造无形资产定义   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是企业拥有的各类资产,主要可分为有形和无形资产

伴随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网络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企业价值创造方面作用日益凸显。

无形资产形成来源来看,与有形资产有一定区别,但是又存在相同的特点,即无形资产形成,同样需要企业付出一定的资金或代价。

无形资产形成与资金投入、创新能力(主要是技术创新)、组织设计、组织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紧密相连,无形资产需要这五类因素共同或某一因素主导下发挥联合作用而形成

例如一些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高研发费用投入和高级研发人才。

再如一些旅游性企业(如迪尼斯乐园),依靠的是品牌和营销能力。

还有一些企业是依靠独特内部组织设计和架构(例如安利公司)形成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形成是以企业资金投入、创新能力、组织设计、组织关系和人力资源为载体的,这五个节点通过横纵连接、综合交叉、无限循环为无形资产形成奠定了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综合多方观点,本文基于价值创造视角提出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是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为根本目标,以企业资金投入、创新能力、组织设计、组织关系和人力资源为基础,通过企业科学决策、战略规划、优化管理所培育开发出的非物质形态价值创造来源。

(二)无形资产概念框架构建   本文将无形资产放到一个综合的环境和背景下考察,从而分析出无形资产形成框架,这对于进一步科学定位无形资产和后续研究的展开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无形资产概念形成框架可参见图1。

通过图1可以看出,无形资产概念形成需要综合考察多种因素和环境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解释。

首先,价值创造视角下的无形资产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包含内部和外部两个变量,而外部变量包括环境变量(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等)、政策变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这两个变量构成能够影响无形资产形成与发展的外部价值基础,企业创造、培育无形资产时必须考虑环境和政策变量对自身的影响,通过能量交换和相机选择来制定符合外部环境要求的无形资产发展策略。

内部变量包含了企业对发展培育无形资产的战略态度、企业发展的模式及企业拥有有形资源的数量、结构、规模及潜力。

内部变量是无形资产形成的重要价值基础,无形资产形成价值创造能力必须通过与内部变量综合运用才能实现。

其次,从图1可以发现,外部变量和内部变量如果进一步细化,可以提炼出五个具体的能够影响无形资产形成因素,分别是企业与外部关系、信息及网络、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组织变革与文化。

一方面这五个因素同外部环境的关系呈现由强到弱的关系,例如企业与外部关系,包含了企业同顾客、供应商、零售商、政府等单位和组织的关系,企业与外部关系可以形成关系类的无形资产,这种资产企业同外部单位和组织建立一定关系后形成的,它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比较强的敏感性。

依次类推、信息及网络、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组织变革与文化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会逐渐减弱,而对企业内部环境敏感性则会越来越强。

最后,通过综合运用企业与外部关系、信息及网络、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组织变革与文化形成了具有价值创造能力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一方面具有聚合性,另一方面则具有可分离性。

聚合性是指无形资产形成过程中,需要综合外部变量、内部变量所有因素的影响和进行能量交换,最终形成无形资产

分离性是指不同的价值影响因素形成了不同类别的无形资产,具体来看,如果将无形资产本身视为一个价值系统,包含关系类人力资产、技术类资产人力资产组织资产四个因子

三、无形资产构成要素相互作用与耦合   无形资产构成要素即价值创造因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耦合的情况。

耦合原意是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程度,联系越紧密,则耦合性越强,联系不紧密,则耦合性弱。

无形资产构成要素分为人力资产、关系资产、技术资产组织资产四个价值创造因子,也可以理解为四个价值创造模块,这四个价值创造因子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彼此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和耦合现象,按照组合原理耦合的对数6对(两两成对)、4对(三三成对)、1对(四个一对)共构成相互可能影响11个模块关系。

为了简化分析,本文分析四种价值创造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和耦合的情况。

本文拟从人力资产为切入点,分析无形资产构成要素相互作用与耦合情况。

人力资产无形资产价值网络体系中核心类价值创造因子人力资产可分为个体、群体、组织三个类别。

首先人力资产价值创造性体现为个体的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个体通过发挥智力和知识优势,为企业价值创造贡献力量。

然后个体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制度设计和安排结合群体,即俗称的团队,团队可以优化资源,明确分工,整合人力资源优势,有助于人力资产更好的发挥价值

在团队的基础上,由个体、团队不断地叠加就形成组织,通常所称的企业组织,首先是人构成的组织

人力资产无论是个体、团队还是组织形态,对于其他价值创造因子将产生直接作用,例如个体和团队创新可以促进技术类无形资产形成个体和团队智力和知识资本也由有助于关系类无形资产的发展,许多企业关系类无形资产往往从一开始是由团队开放和培养出来的。

但是人力资产作用的发挥,必须依靠组织设计和架构,现代社会赋予人很大的自由和空间,而企业组织通过提供制度安排、具体架构促进个体人力资产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最终向企业价值转化,因此组织无形资产对于人力资产价值发挥也具有促进作用。

通常关注的组织设计、治理结构优化、考核激励制度及文化构建从根本上是在尊重个体人力资产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提升人力资产价值创造率。

无形资产价值创造因子的相互作用与耦合是网络状的链接,作用和耦合的程度表现出强烈的动态性特征。

人力资产由最初的属于个体的智力和知识资本转化团队和组织人力资产,这其中涉及到如何解决个体权力与组织权力的问题,现代企业一般会通过加强激励与考核、建立期权和股权激励制度等激发个体价值创造积极性和主动性。

伴随着企业长期的发展,无形资产价值创造因子组织类特征将会更加明显,例如关系类无形资产可能最初由杰出的企业领导人所创建,但是经过长期的维护和发展,即使杰出的企业领导人不在其位或退出企业,其关系类无形资产也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长期的发展已经是关系类无形资产这种价值创造因子脱离了最初的生成主体,产生了组织化特征。

同样的还有组织无形资产,以组织文化为例,最初的组织文化可能源于企业领导人的一个思想和创意、源于团队合作的模式和具体做法,但是经过长期发展,组织文化会形成一个极富张力的价值创造框架,成为一个能够包容不同个体、团队的概念框架。

参考文献:   [1] 王晨.以无形为核心的企业价值创造模型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   [2] 蒋琰.基于网络系统的资源配置与创租机制思考[J].当代财经2007(4)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1190)   (责编:玉山)。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