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的核心运作:定位、品牌(1)

党的十六大提出今后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推动了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与竞争,而且拉动和加强了期刊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与竞争。如同在经济建设中企业重视实施名牌战略一样,作为新闻传媒的期刊,要与时俱进,定准自己的位子,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更要力求办出特色,强化自己品牌意识。随着出版业与市场的融合,期刊也将汇入市场潮流,树立品牌意识、开创品牌、经营和发展品牌,无疑成为我们每个期刊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毕业论文。

一、林林总总找“位子”——期刊定位分析 毕业论文。

期刊业欲求大的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理念追求与风格定位。选准了自己的位置,就能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应该怎样定位呢?

论文网。

(一)社会定位  从反映的内容看,期刊是精神产品,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期刊属于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这是期刊的社会定位。按照这个定位,忠诚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是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1)期刊应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促使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期刊应当以高水平、高质量、超前性的研究成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辟道路、创造条件。(3)期刊应当为直接和间接参与市场经济的人们提供精神食粮,满足其精神文化需要。(4)期刊要肩负起普及有关市场经济的科学、法律知识的重任,给市场经济发展以有力的智力支持。

代写论文。

(二)市场定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杂志社生产的期刊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它同市场经济的联系并非像一般商品那样是全方位的。尽管如此,期刊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的发行和销售毕竟是以商品的形式出现的,它虽然是一种特殊商品,但特殊商品也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它就要找自己市场,并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期刊市场定位,一般来说,应当是读者,它拥有多少读者,就拥有多大市场。而其拥有读者的广度和深度是通过以下形式表现出来的:(1)期刊的发行量。期刊的发行量也是销售量,由于期刊的类型、性质、内容和服务对象不同,发行量相对极为悬殊,不宜加以简单对比。准确的衡量标尺是:首先看一种期刊对其所直接服务的读者对象的覆盖率,覆盖率愈高说明其市场占有率愈高;其次看在同类期刊中发行量,通过横向比较,可衡量出占有市场的多、中、少的次序。(2)期刊广告。期刊广告的多少也是衡量期刊占领市场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许多有影响的期刊往往把自己的主要市场定位在广告市场上,许多企业家也认识到利用影响较大的期刊自己企业的产品作广告能取得持续、稳定的效果,积极地在期刊上作广告。(3)组织有偿服务活动。有些杂志社发挥自身知识密集型优势,利用期刊读者中的影响和信誉,协助企业搞经营策划、形象设计、产品评价和宣传活动,从而取得企业的财力支持;有的杂志社则通过组织专题研讨、培训活动,也取得了效益。(4)多元化经营。有的以期刊为中心,大搞多元化经营,逐渐形成以杂志社为主体的实体集团,使期刊市场经济中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总之,所有的办刊人员都应认识到自己期刊的商品性质,把提高期刊质量和市场定位结合起来,搞好市场调查,摸准市场需求,发挥期刊自身优势,找准在市场经济中适于自己经营的位置。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三)经济定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期刊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政府的拨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原来的经济定位逐渐发生了变化,先由政府拨款改为补贴,接着又由政府补贴走向自收自支,自负盈亏。期刊作为一种产业,杂志社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应该是最恰当的经济定位,尽管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有一部分期刊搞这样的经济定位有困难,但是总的走向是不会逆转的。  以上这三个定位是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正确的社会定位是搞好市场定位的前提,搞好了市场定位,经济定位才有可靠的基础;而市场定位和经济定位搞得好,又从物质上保障社会定位的实现。 代写论文。

二、风风火火创“牌子”——品牌意识的思考 代写论文。

(一)树立品牌意识的必要性  所谓期刊品牌,即是为使本刊与其他同类刊物相区别,为在进入市场后更易于被读者识别和认同,以树立刊物的独特形象所确定的名称或标记。例如:一份高校学报是一所高校的窗口,它的读者除了该校师生还有社会各界人士。有人将期刊的类别划分为三类:一类为读者;一类为作者;一类为自己。这寓意深刻的划分,令人思索。如此划分学报也同样适用。显然,第一类是好刊物,其中不乏有一流品牌的精品刊物,拥有广大读者群;第二类主要是为特定区域、行业、阶层的作者办的,它缺少读者;第三类主要是为编辑自己办的,既无读者又无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安居工程”的色彩。这种划分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即为什么人办刊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期刊的办刊宗旨仍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期刊编辑树立品牌意识的重要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整个出版业走向市场的客观形势和期刊市场态势变化以及出版社发展的自身需要决定的。  1.期刊业必将汇入期刊市场竞争的潮流  观察出版业发展时,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战略和调整。一方面,从增长方式上看,在控制图书总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图书的科技信息等知识含量,以高质量有特色的品牌图书吸引读者,占领市场,从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长,以新的增长方式取代了过去的依赖型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从模式上看,要求各出版社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放到有市场潜力的最大化,取代过去吃大锅饭的体制和旧的模式。由此可见,整个出版业的发展,将带动和推进期刊发展

2.期刊将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价值观念重新定位;生活方式的变换,使读者对书刊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更高要求。期刊发展并打入市场和占有市场,出路只有一个,即树立品牌意识,创造品牌,经营品牌,以特色品牌吸引更多读者,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自己刊物品牌形象,以迎接经济大潮的挑战,并赢得市场青睐。  3.品牌是编辑部整体水平的外现  刊物品牌一方面是综合编辑实力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是它所产生的市场及社会效应的示范作用。我国一些优秀的核心社科期刊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向世人展示了其创造、经营、扩展品牌刊物的巨大潜能。如北京的《新华文摘》、甘肃的《读者》、湖北的《知音》、广东的《家庭》、辽宁的《共产党员》、上海的《故事会》,以及出版界“大哥大”期刊《中国出版》等,被称为期刊家庭中的“大腕”或“百种重点社科刊物”。名牌期刊市场竞争中产生,名牌期刊又带动了本省的期刊水平提高。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品牌发展的奠基石。为迎接国内外期刊市场挑战,期刊编辑树立品牌意识,不仅相当必要,亦属责无旁贷。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