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卡艰难的“换芯”之路

摘要:近年来,我国银行卡复制诈骗案例呈不断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用卡环境及风险现状,找出中国银行卡EMV迁移进程缓慢的矛盾集中点。

为了使迁移结果最优化,笔者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希望我国能够抓住契机,加快改造步伐,从而更好的防范金融智能犯罪。

关键词:伪卡诈骗 EMV迁移 PBOC2.0 迁移成本 0 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电子化水平的逐年提高,以及近几年人民币银行卡业务的全面开放,无论从用卡环境还是技术水平上来说,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银行卡产业目前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

近来,新闻媒体接连报道了几例复制银行卡诈骗案,公安机关和各家商业银行也提醒广大市民警惕银行卡诈骗。

我们在享受快捷方便的现代支付工具带来的方便生活同时,面对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和网络上神乎其神的吹嘘,都不禁捂紧钱包充满疑惑:我们的钱真的很还安全吗? 1 伪卡克星——EMV迁移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发展、全球性伪卡欺诈爆发的大背景下,广泛应用于金融业的磁条卡带着它与生俱来的两大弊病——存储容量小且易受外界强磁场干扰,正逐渐地退出历史的舞台。

而EMV,这个新名词则带着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EMV标准是由国际三大银行卡组织——Europay(欧陆卡,已被万事达收购)、MasterCard(万事达卡)和Visa(维萨)共同发起制定的银行卡磁条卡向智能IC卡转移的技术标准,是基于IC卡的金融支付标准,目前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统一标准

其目的是在金融IC卡支付系统中建立卡片和终端接口的统一标准,使得在此体系下所有的卡片和终端能够互通互用,并且该技术的采用将大大提高银行卡支付的安全性,减少欺诈行为。

目前正式发布的版本有EMV96和EMV2000。

EMV2000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借记/贷记应用交易流程、借记/贷记应用规范和安全认证机制等。

EMV迁移是按照EMV2000标准,在发卡、业务流程、安全控管、受理市场、信息转接等多个环节实施推进银行磁条卡向芯片卡技术的升级,即把现在使用磁条的银行卡改换成使用IC卡的银行卡

随着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EMV标准的完善及国际ENV迁移计划的实施,银行磁条卡向IC卡的迁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 国际EMV迁移的形势 由于EMV迁移防止伪卡诈骗的效果最为显著,几乎可以称得上立竿见影,所以大部分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态度积极。

因为在国外信用卡产业发达的地区,这种犯罪活动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已经上升为国家最大的安全问题。

巴黎银行曾经有一个调查显示,在欧洲45%的信用卡业务损失来自于伪卡交易;英国是欧洲欺诈交易风险最高的地区,其2001年的欺诈交易占整个欧洲地区的75%;台湾地区每年因欺诈造成的损失约30亿~40亿新台币;在有“犯罪天堂”之称的马来西亚,信用卡欺诈率曾经一度高达1%,据说在当地刷过卡后5分钟,美国就可能出现这张卡的“克隆”版本。

所以很多持国内信用卡的消费者在马来西亚刷卡后,国内的发卡行都会在他回国后更换新卡。

最初发明IC卡的法国是IC卡取代磁条卡工程完成最出色的国家。

据悉,法国早在1992年就全面完成以智能卡取代磁条卡的工作。

来自法国银行卡市场的统计数字显示,IC卡的欺诈率要比磁条卡低150倍。

1987年法国银行卡欺诈率为2.7%,到了1998年,随着IC卡的全面推广,这一比例已下降到0.18%。

再来看看马来西亚,在100%的信用卡和96%的终端实现EMV迁移后,欺诈率已经降到近年来的最低点——8‰。

目前欧洲大陆、北美地区已经基本完成所有迁移工作,亚太地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也已完成迁移

3 内外交困的“换芯”之路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激增的发卡量已经证明了我们在银行卡市场上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为什么如此重要的EMV芯片卡迁移工程在中国却不紧不慢、脚步迟缓,竟然如此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究竟是什么原因阻挡了中国银行卡产业的“换芯”之路? 3.1 高代价。

尽管IC卡相比磁条卡拥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导致各大商业银行停滞不前的矛盾集中点正是迁移成本的问题。

目前平均一张普通的IC卡制作成本大概是磁条卡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如果按照18亿的银行卡发放量,仅仅是换卡这一项的费用就达到近百亿人民币,而这还不包括系统后台和各种软件的开发、终端的更换、对业务操作人员和用户的培训、宣传等等各种费用。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卡机构中包括很多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EMV迁移成本费用分担到各家银行时会大大降低。

而我国发卡机构相对集中,主要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十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从发卡量来看,发卡大户是工行、建行、招行等几家。

虽然未来IC卡的成本会越来越低,但是对每家银行庞大的发卡数量而言,迁移的总费用也将是“天文数字”。

3.2 低风险。

EMV标准早在1994年就已经建立,但在2000年前后才在世界各地全面推广,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时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信用卡欺诈

对中国而言,由于外卡收单的总量相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较少,外卡收单欺诈损失总额不大,所以绝大多数银行认为暂时还没有到必须进行迁移的时候。

但是,我们不能用静态的眼光来看待银行卡安全问题。

放眼全球,很多国家EMV迁移已经实施完毕或正在实施,特别是在我们周边的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实施完毕,金融安全防线一一巩固后,那么中国内地将成为犯罪分子的集中攻击对象,近几年不断上升的信用卡欺诈风险原因也正在于此。

为了加快EMV迁移的进程,EMV组织于2005年1月1日在欧洲和拉丁美洲启动了“EMV迁移风险责任转移政策”。

这一政策规定:信用卡伪卡损失责任由没有实施EMV的一方承担,极大地挑战了“信用卡伪卡损失全部由发卡行承担”的惯例,改变了发卡行单一被动的局面。

而这一政策也早于2006年1月1日在亚太地区、南亚、中东和非洲同时生效。

这无疑更让中国的各大商业银行进退两难。

4 中国银行卡产业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如今,全球银行卡进行EMV迁移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挡。

随着全球EMV迁移的进一步深入,国内银行卡产业将同时面临更大的风险。

EMV迁移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选择。

事实上,我们国家的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就没有回避过这个问题。

早在1993年6月国务院启动了以发展我国电子货币为目的、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的各类卡基础应用系统工程——金卡工程。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推出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1.0》,但由于规范中并未涉及EMV迁移的内容,所以符合这一标准的IC卡无法进行交易行为,只能当做电子钱包使用,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借记、贷记功能。

2005年3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基于EMV2000标准的《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2.0》(PBOC2.0),业内称为“中国EMV标准”,是继VISA标准、MASTER标准、JCB标准之后的世界上第四部银行卡行业标准规范。

该规范参考和借鉴EMV2000标准,利用安全性更高的智能IC卡替代现有的磁卡,使国内发行的银行卡既可以方便地在国外应用,国外的银行卡又可以在国内受理,同时又拥有自己的特色(独立的身份认证和密匙系统)。

PBOC2.0的颁布是我国EMV迁移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不仅为今后的EMV迁移确立了规范框架,更重要的是为建立民族银行卡产业品牌提供了保障。

2005年3月中国银联完成了VISA芯片卡认证,成为国内首个EMV迁移的成功案例。

同年4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和支付结算司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首个EMV实验室在北京落成,可以接受EMV终端的测试申请。

同时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上海和北京开始对终端和后台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虽然在政策上已经为以后的整体迁移扫清了障碍,但是如何更好地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最大限度规避风险,从而实现EMV迁移成本的最小化、应用价值的最大化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对此,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理性看待成本问题。

的确,动辄几百亿的代价确实让各家商业银行难以接受。

但是我们分析成本不能仅仅就看两种卡的直接成本差额,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衡量。

首先,一般来说,根据其物理特性,IC卡使用寿命较长——平均在十年以上,而磁条卡标准寿命只有两三年,加上经常出现的消磁等非常规换卡,势必使银行需要一个较大的发卡中心和更多的业务人员。

因此,从单位时间使用成本上比较,IC卡却比磁条卡更有优势。

其次,从设备成本上看,IC卡的相关机具成本只要几百元,而磁条卡同类产品却需要几千元,IC卡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另外,由于IC卡机具机械部件少,因而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这样整个系统算下来直接成本和运营成本差别十分巨大。

再者,风险成本同样不容忽视,国内目前信用卡项目数量较大的商业银行,每年因恶意透支、欺诈等造成的损失往往都在数亿元人民币以上,平均到每张卡上,与IC卡的成本几乎不相上下。

举个简单的例子,法国推行IC卡以来,仅从反欺诈中获得的利润就使其在7年内就收回了所有的投资成本

在交易成本上,IC卡可以进行脱机处理(电子钱包业务),从而对通信的要求和成本大为降低。

所以,总体看来迁移中所需成本最高及最大瓶颈其实是系统后台的建设和网络的改造,应该在这上面给予更多关注。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