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摘要】伴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日益推进,思想品德课也出现一些问题,有些教师不知道如何把握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这是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深入,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形成教师学生之间的和谐心理,这是在思想品德课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保证。

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同层面,而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学校德育的最基础层面。两者的目标一致;两者所遵循的教育规律一致;两者的服务主体一致,都是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呢?除了开设心理导向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以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的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中,一些教师是怎样做的呢?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调研,我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看到了下面几个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的不够深入。

在一所中学听过这样一堂课“学会学习”,当讲到学习方法时,教师很想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力的科学依据,于是将教材上关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活动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很感兴趣,但教师却没有多加讲解就匆匆转向了其他内容。课后,我问这位教师:“学生对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很好奇,您为什么不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和学生一起互动呢?”这位教师有些无奈地说:“我也知道教师要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可心理学知识我自己都不懂,还谈什么引导学生呢?”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也时有发生,比如“如何引导学生自救”教师也很想讲得全面一点儿,深入一些,可苦于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够,有些方法自己也不明白,所以在对待特殊问题时没有办法展开更加翔实的讲解,也没有办法推进,所以只能是草草了事。

二、课堂教学设计形式化。

在调研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热闹”的课堂教学。如在思想品德课上,有的教师通过大量的问题情境设计让学生“参与”教学,有的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教材,有的教师通过人性化的程序和环节设计开展教学,有的通过小品表演、诗朗诵、小组竞赛等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虽然教师新课程理念有了一些转变,课堂教学比以前更活泼热闹了,但仔细观察却发现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模式,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学生只是充当了一次“临时演员”。一些教师在谈到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时,经常说:“新课程就是要多活动,多让学生参与。但是这样的教学有时学生什么知识也没学到。”“现在的教材学生都喜欢,就是知识点太少,这让我们怎么教啊?”。

三、心理问题缺乏关注。

当问教师思想品德课上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哪些问题”时,一些农村教师认为主要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等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少提及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是知之甚少。从他们的回答中,感到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品德发展状况和学习能力与成绩,却很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许多教师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缺乏了解,没有养成观察学生心理动态的习惯,课堂教学往往无的放矢,甚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缺乏实效的重要原因。

四、选用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程度不够。

思想品德课教学离不开主题鲜明的各种案例,包括名人、伟人和学生身边的事例。当前,大多数的教师都能认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教学中也充分利用了各种鲜活的事例来开展教学。但是由于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执教能力的差异,案例的选用和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程度却大相径庭,有的教师虽然选用了较好的事例,但由于开展得不充分,教师的启发引导不到位,案例挖掘得不深刻,造成了课堂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心理素质和分析理解能力没有得到真正锻炼。因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真正开展和运用好事例,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学校生活,同时也使思想品德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如在“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一课中,除了通过一些问题情境的开发,如“说一说自己生活中最深刻的一次挫折,并谈谈这些挫折是怎么造成的”、“你了解你的父母吗,你的父母有挫折吗”、“对待考试失利,你应怎么办”等,让学生交流自己及家人的挫折,帮助学生提高解决挫折的方法。同时可以设计听《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你从音乐中能感受到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可以设计小型辩论会: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也可以让学生创设面对挫折的一句座右铭,以勉励自己或别人。这些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既能注重学生的体验,了解和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又能为面临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思想品德新教材知识点很少,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需要教师自己去开发、去设计、去开展活动,更不用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再加上实行开卷考试,试题的开放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更让教师感到思想品德新课程课堂教学开展的难度。

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除了专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外,学科教师涉及的较少,更谈不上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其实,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层面,对于学校而言,这两个方面不单单要求专业教师要有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全体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试问一个心理有问题的教师怎么能教出心理健康学生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又怎么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呢?针对学校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要更加努力,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绮莹.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探讨[J].心理健康教育,2011.

[2]鞠振荣.新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刘宝瑞)。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