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佳作【一篇独具匠心的佳作】

2004年7月1日,一架价值上亿元人民币的科研样机在万米高空突然失去动力,经过35分钟的滑降,安全着落。

这一事件本身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根据它来写作通讯占有独特优势,中规中矩地将事情发生的过程记录下来也可以成为一篇不错的作品。

但是,若想充分展示事件的戏剧性情节,用精彩的文字再现立体化的时空,就需要记者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

《惊心动魄35分钟》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叙事性文学作品讲究叙事方法。

方法运用得当,作品起承转合,富有变化,就能吸引读者阅读。

如果方法单一,作品平铺直叙,读者必然感觉乏味。

新闻是文学的近亲,事件通讯更是名副其实的叙事文体,写作时同样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以防由于叙事方法运用不当而造成新闻事实脉络不清,传播受阻。

在考虑语言、修辞等具体的写作技巧之前,作者必须找到一条最佳的叙事线索,进而安排好通讯的结构。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和其他事情的联系,它们经过作者的加工,在通讯中反映出来时不仅具有事件本身的特点,还有作者事件的独特理解。

所以,寻找叙事线索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技巧的问题,它也是作者思路的体现。

从《惊心动魄35分钟》这篇通讯的结构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独具匠心

它先聚焦最惊险的瞬间,再回述全程,最后集中介绍背景材料。

整体上采取倒叙的结构,局部上在叙述过程中穿插背景介绍。

正是由于作者思路清晰、严密,并且不拘泥于程式化的叙事形式,才将这篇1700字的通讯写得既简单明了、脉络清晰又重点突出、细致生动。

这篇通讯飞机发生故障的第31分钟――13点40分写起,先将飞机着陆的惊险瞬间展示给读者

采用这种叙述方式的用意在于吸引读者的第一注意,把精彩的场面、生动的情节、激动人心的高潮先叙述出来,造成悬念,欲知此事来龙去脉,就得跟踪下去,细看下文分解。

同时,这样的叙事顺序也符合逻辑,暗合了读者的心理预期。

如果读者亲临试飞现场,首先获知的应该是飞机出现了紧急情况需要迫降,最关注的也一定是飞机能否安全返航,驾驶员有没有危险。

飞机安全着陆之后才有可能知晓整个事情的详细过程,包括事故的原因、驾驶员的决策和现场感受。

对最惊险的四分钟做了细致描述之后,作者“把时钟倒拨35分钟”,很自然地过渡到了对事件的全程叙述,将35分钟里发生的事情按顺序讲了一遍。

倒叙过程中,作者已经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事情的起因――“飞机在12000米高空试飞,因意外情况燃油漏光,飞机发动机停车。

为保全科研样机,试飞员决定从距机场20多公里远的地方空滑迫降。

”这些内容在顺序过程中得到充分展开,虽然内容重复,但是详略不同、侧重点不同,因而只会使作品更加丰满,而不会产生累赘之感。

同样,顺序中与倒叙中对最后四分钟的叙述也是一种内容上的叠加,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描述同一个过程,倒叙部分是从地面看出现故障的飞机――“‘近了,近了……’转眼间,梁万俊驾驶战机俯冲直下。

地面上,所有的人一齐屏住了呼吸。

”“500米、800米、1000米……飞机一气冲出1700米,在距离跑道尽头300米处戛然停住。

”顺序部分是从驾驶员的角度来写――“飞机滑到机场1100米上空。

梁万俊下降飞机高度加入航线,在跑道头3公里,放起落架,操纵飞机对正跑道,100米、50米……”两种视角互相补充,互相照应,其效果是单一视角无法比拟的。

作者在两次叙述中都不忘穿插背景,这种做法使作品厚重饱满,具有纵深感。

倒叙中对前情的叙述使高潮的到来不显突兀,顺序中穿插了对空军相关条例的介绍,这与主线密切相关,只有对其有所了解,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试飞员当时的心理活动。

总的来说,精巧的结构使这篇通讯一气呵成,虽然时序上有变化,内容上有跳跃,但丝毫没有断裂的感觉。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麟次。

这篇通讯就是这样,从开头到结尾,像鳞片一样紧密联接,不露痕迹地一步步引导读者,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绪。

高尔基曾说,好的文章要让“读者看到语言所描写的东西,就像看到可以触摸的实体一样”。

要做到这一点,只有清晰的线索、紧密的结构是不够的,还要描绘出实实在在的情节和画面。

任何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存在的,如果说叙事线索和结构是作者思路在时间上的体现,那么,情节描写就是其在空间上的体现。

只有两项并举,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才能编织出立体的画面。

事件通讯不是长篇小说,不能把所有的情节都展开来写。

但对于一些重要的情节、关键的时刻,一定要不惜笔墨,发挥其内在的感染力。

这样,文势才能跌宕多变,引人入胜。

“13时44分,战鹰陡然降落,在进跑道450米处接地。

在接近跑道的一刹那,机头一昂,‘哧!’轮子在水泥跑道剧烈磨擦,划出两条刺眼的火龙!500米、800米、1000米……飞机一气冲出1700米,在距离跑道尽头300米处戛然停住。

”这种情节,不善于写作的人,可能会用概述的手法一笔带过――“13时44分,飞机跑道上着陆。

”这样写只是说出了基本事实,其效果与原文相差甚远。

高潮是一瞬间的事,只有展开来写,“放大”来写,使情景历历如绘,纤毫毕现,才能把当时的紧张气氛充分反映出来。

作者将鲜活的材料和被现场激发出的强烈感受一同传达给读者,相信人们读起这篇作品时,真的会屏住呼吸,心脏和着现场的节奏一起跳动。

事件归根结底还是写人,因为没有人,也就没有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事件中写人比用事件来写人更加困难。

一方面,因为篇幅有限,事件通讯不允许作者像写人物通讯那样用许多笔墨去刻画人物的外貌、心理、动作和语言,只能作概括地介绍。

另一方面,过度地概括又会使通讯中的人物显得笼统、空泛。

这其中的尺度就是成功的关键。

在《惊心动魄35分钟》这篇通讯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飞行员梁万俊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因为选取了最佳时机,人物特点在危急情况下得到集中体现,所以寥寥数语,一个优秀试飞员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虽然通讯中有名有姓的只有梁万俊一个人,读者通过文字感受到的却是一群人,飞机总设计师、塔台里的指挥员都活跃在作者读者再现的现场中,通讯的最后一部分更是将人物扩大到了整个试飞大队。

这篇通讯语言也很有特色,作者将对事实的叙述与富有激情的语言融为一体,在引导读者阅读的同时用激情四溢的句子使其产生强烈共鸣。

作者还巧用排比句,语言气势宏伟、环环相扣,读起来铿锵有力。

纵观全文,我们发现,作者在寻找叙事线索、重点情节的选择和微观层面的语言、修辞上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才使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篇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并富有文采的佳作

可见,立意与章法,相辅相成,互为表里,通讯的写作是艺术不是技术,却又处处离不开技巧。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5级传播学硕士生)。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