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监管指标及算法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核心指标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一览表 指标类别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值             风险水平 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比例   大于等于25% 2.核心负债依存度 大于等于60% 3.流动性缺口率 大于等于—10% 信用风险 4. 不良资产率     4.1不良贷款率 小于等于4% 小于等于5%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5.1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小于等于15%   小于等于10% 6.全部关联度   小于等于50% 市场风险 7.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小于等于20% 8.利率风险敏感度     操作风险 9.操作风险损失率     风险迁徙 正常类贷款 10.正常贷款迁徙率 10.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10.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不良贷款 11.不良贷款迁徙率 11.1次级贷款迁徙率 11.2可疑贷款迁徙率         风险抵补 盈利能力 12.成本收入比   小于等于35% 13.资产利润率   大于等于0.6% 14.资本利润率   大于等于11% 准备金充足程度 15.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15.1贷款准备充足率 大于100%   大于100% 资本充足程度 16. 资本充足率   16.1核心资本充足率 大于等于8% 大于等于4% 拨备覆盖率=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100% 风险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 风险加权资产×100% 净息差=(利息净收入+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生息资产×100% 非利息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债券投资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 ×100% 一、风险水平 (一)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比例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合格贷款、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净额、已发行的债券、应付利息及各项应付款、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剩余期限1年以上部分。

3、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100% 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累计到期期限缺口加上剩余期限三个月以上的活期存款/90天内到期的资产和表外收入。

(二)信用风险 4、不良资产率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信用风险资产×100% 信用风险资产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及表外承担信用风险资产。主要包括:各项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银行账户的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承诺及或有负债等。

4.1 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5.1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 6、全部关联度 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三)市场风险 7、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100%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为银行汇率敏感性外汇资产减去汇率敏感性外汇负债的余额。

8、利率风险敏感度 利率风险敏感度=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影响/资本净额×100%。

二、风险迁徙 9、贷款迁徙率9.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9.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10、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次级类贷款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11、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可疑类贷款余额—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三、风险抵补 (一)盈利能力 12、成本收入比率 成本收入比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             =(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 (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13、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14、资本利润率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二)准备金充足程度 15、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100% 15.1、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三)资本充足程度 16、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应用资本底线及校准后的风险加权资产×100% 1、贷款损失准备未提足: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 所有在权益 —一级资本监管扣除项目 贷款损失准备缺口 )/(表内风险加权资产+表外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加权资产) ×100% 2、贷款损失准备超额: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监管扣除项目+二级资本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二级资本监管扣除项目)/(表内风险加权资产+表外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加权资产)×100% 16.1、核心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监管扣除项目)/表内风险加权资产+表外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加权资产)×100%。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