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讯的叙事

在众多的新闻体裁中,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具有明显的故事性特征,而叙事学是以研究文本的故事结构为目的的,因此本文以故事叙述层面的理论,来研究我国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是怎样建构其故事模式的。

一。

叙事聚焦叙述主体研究的是事件的观察角度和由谁来讲述事件的问题,它们是叙事作品的重要特征;而叙事时间则是一个重要的叙事策略。

(一)叙事聚焦叙述主体。

论述层面研究的是讲述故事的行为。按照叙事学的观点,叙事作品存在着对事件进行观察和讲述的人。在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中,记者是事件的观察者和讲述者,而通讯中的人物一般情况下是被讲述的对象,这就涉及到叙事聚焦叙述主体的问题。

1、叙事聚焦叙事聚焦理论在叙事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的学派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的理论被广泛接受,本文即采用其理论作为文本分析的理论支撑。

所谓“聚焦”是指“描绘叙事情境和事件的特定角度,反映这些情境和事件的感性和观念立场。”热奈特将聚焦分为三类:“零聚焦”或“无聚焦”,即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它的特点是叙述者说出来的比任何一个人物知道的都多;二是“内聚焦”,特点是叙述者说出某个人知道的情况;三是“外聚焦”,其特点是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所知道的要少。②。

这3种叙事聚焦解决的是谁在什么角度上看某个事件的问题。不同叙事聚焦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中的运用实际上反映了记者不同的观察角度和对新闻事件或者人物不同的立场态度。

2、讲述主体。叙述主体又称为叙述者,是指叙事作品“陈述行为的主体”。我们在前面说过,一般情况下,记者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讲述者。因此,笔者主要是针对事件讲述者的讲述方式进行研究。

叙述者讲述故事会用不同的方式,这些不同的方式在叙述学上被称为叙述声音。根据叙述声音的强弱可以把叙述者分为不同的种类。美国叙事学者查特曼把叙述者分为3类:缺席的叙述者、隐蔽的叙述者和公开的叙述者。缺席的叙述者和隐蔽的叙述者几乎是不带任何痕迹地存在于叙事文本中,这两类叙述者通讯中是很少见的,而在通讯中大量存在的是记者以公开的叙述者的身份出现,只是他进行讲述的声音的强弱不同,这也是由新闻文体的特殊性决定的。

所谓公开的叙述者是指我们能够在文本中听到清晰的叙述声音。公开的叙述者讲述声音分为描写、概述和评论。这3种声音的强弱程度不同,以评论最重。描写和概述都可以隐藏叙述者的观点,只有评论是叙述者观点的直接流露。

人物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中,孔繁森灵前人们的哭诉采用的是描写方式,“一位藏族老人匍匐在孔繁森的灵前,大声哭喊:‘孔书记,您不该去呀!您对阿里恩重如山,我们不能没有您啊’”,这里记者描述了群众怀念孔繁森的场面,而下面的评论则带有记者明显的主观感受,强化了讲述者的声音:“就像那许许多多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都献给西藏高原的先辈那样,党和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也把他那高大的身躯融入了这片壮丽、神奇的土地,在无数人的心中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是记者对孔繁森的明确评价。

(二)叙事时间。

叙事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叙事策略,对叙事时间的不同处理会形成不同叙事节奏和叙事风格。通讯记录的人和事都具有典型性,一般情况下,被叙述人物经历或事件发展过程的时间跨度比较大,或者事件发生的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此时记者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叙事效果。

1981年1月25日,在通讯《历史的审判》中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最高人民法院对林彪、江青集团作出终审判决的时间,因此记者在审判过程的叙述中,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古今的对比,突出这个时刻所具有的特殊历史意义。

叙事学中涉及到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叙事时间则是指它们在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前者只能由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日常生活的逻辑将它重建起来,后者是作者经过对故事的加工改造而提供给我们的现实的文本秩序。这样,故事时间同叙事时间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形成了不同叙事策略。⑥。

叙事时间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顺序,一是时距。这里我们选取时距进行研究。时距是指故事叙事时间长短的比较。一般情况下,时间的变化是通过省略、概要、场景和停顿4种方式进行表现,形成了4种时距。这4种时距在通讯中是交叉变化的。

二。

(一)通讯中的故事叙事学中的故事在要素和功能上具有相似点。

叙事学中故事层面研究是指对故事的构成因素和形态的研究。那么,通讯中的故事叙事学中提到的故事究竟是不是一回事?需要对这一问题作出说明:

首先,通讯中的故事叙事学中的故事具备基本相同的要素。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认为故事即被叙述的内容。美国学者伯格认为,叙事故事,而故事讲述的是人类、动物、宇宙空间的异类生命、昆虫等身上曾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故事包括一系列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即叙述在一段时间之内,或者更确切点说,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事件⑧。

故事是线性的,它包括时间、空间、人物以及因果关系几个要素,简单地说,故事就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事件成为故事的单元。

通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之一,具有新闻报道的5个w,即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和原因(Why),后来越来越多的报道开始重视过程,即怎么(How)。通讯要素与实际的故事所应该具备的要素基本相同,这些要素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当然,二者还是有差别的,通讯中的故事叙事学中的故事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通讯中的故事必须是真实的,因为它是对真实事件的记录。

其次,通讯中的故事叙事学中的故事有着相似的功能。第一,叙事学认为,故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具有认知的功能。通讯通过对新闻事件详细的报道,让人们了解现实生活和周围的世界,通讯中的故事在人们建立自己经验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叙事学认为,故事具有文化功能。故事本身蕴涵了一定社会、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体验和道德、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是社会心理的反映。通讯故事的内容和叙述方式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联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发展过程。

第三,叙事学中的故事通讯中的故事形成过程中都具有可加工性。它们都能够体现出加工者的某些主观思维活动。

总之,在结构与功能方面,通讯中的故事叙事学中的。

故事有不少的相似之处,惟一不同的是,通讯讲述的是真实的故事而非虚构。

(二)故事结构分析。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是由多个故事组成的。不同的小故事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故事,在形成大故事的同时也就形成了一定的故事结构。故事之间的组合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对通讯叙事结构的分析涉及到叙事序列和叙事逻辑的理论。

叙事序列和叙事逻辑是从逻辑角度对故事结构进行分析。按照法国叙事学家布雷蒙的观点,不同叙事序列之间存在着不同的逻辑关系,他把叙事序列分为基本序列和复合序列。基本序列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单独成立,基本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复合序列则是单独序列的组合,但是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因叙事需要的不同不同。基本序列在通讯当中一般就是指一个一个单独的小故事,而复合序列是指这些小故事之间的组合,它们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相对于虚构的叙事作品来说,通讯叙事结构要简单得多,因为它有明确的叙事目的,就是要讲一个谁的故事或者一个什么事件,围绕着这个中心再组合故事,而故事之间的连缀就涉及到了故事问的逻辑问题。故事叙事逻辑是要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的,它是故事的内在联系。

比如《济南日报》1995年10月14日刊登的通讯《交警之魂》,记录的是济南交警支队队长李长水的故事通讯分5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由不同的小故事组成,它们都围绕着李长水忘我工作这个主题进行,共同连缀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

另外,叙事学深受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结构主义的重要观念之一就是区分表层和深层结构,深层结构是指现象的内在联系,只有通过分析研究才能够认识,而表层结构则是指现象的外部联系,人们通过感觉就能够了解。

三。

本文从叙述故事两个层面对人物通讯事件通讯进行剖析,目的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通讯这种体裁,采取新的视角来衡量它的结构、功能与文化价值。叙事是人类的重要活动,人是叙事的主体,也是文化的主体,人类的活动都具有着文化意义。因此,叙事也就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折射人类文化的多棱镜。作为叙事活动之一的通讯叙事,同样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通过对人和事的记录,真切而直接地反映了社会文化和人们的心理特征。

首先,通讯叙事是社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反映。通讯记录的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都蕴含着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同时叙事的各种范畴,如叙事焦点、叙事时间、叙事结构的不同,也反映出新闻传播媒介对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新闻内容是不断变化的,而叙事形式却有着相对的稳定性,这些叙事形式本身就是社会文化进行选择的结果。例如在通讯中,记者采用不同叙事聚焦,可以反映出传播者对新闻的态度,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的通讯,使用内聚焦的情况比较多,记者让故事中的人物自己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以前的通讯多采用外聚焦有所不同,这样的叙事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世纪90年代人们心理的一些变化,即人们渴望有自己的声音,期望共鸣的产生。

其次,通讯叙事是记者主体意识的反映。通讯虽然在表现手法上比较接近文学作品,但是其本质特征是真实。记者作为通讯的写作主体,要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加工,因此通讯叙事不仅具有文化意义,而且能反映出记者的主体意识。记者的主体意识是记者对新闻探究成果的集成,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以及对新闻表述形式的选择与采用,反映出记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

最后,通讯叙事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心理的特点。通讯叙事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的特点。民族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而成的,它渗透到叙事的各个层面,需要通过分析才能发现。比如,同样是关于灾难的描写,我国的通讯把落脚点放在人物临危不惧的高尚精神上,而国外的叙事则是通过对现场的描写,营造出强烈的悲剧气氛。

不同叙事方式,体现出的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天人分裂思想的差异。中国的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一的关系,富于理性和伦理的味道,与“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西方的天人分裂思想,表现的多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突出个人的存在,富于感性和情感意味,追求的是狂热、神秘和刺激。

参考文献:

①④⑥罗钢:《叙事学导论》,第一版,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4-175页、第225页、132页。

②⑦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197页、第14页。

③胡亚敏:《叙事学》,第一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6页。

⑤辛华:《新时期中国优秀通讯选》,第一版,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590页。

⑧(美)伯格著,姚嫒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第一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页。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