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法太极拳八法之真义_陈氏太极拳83图解拳谱

各门各派太极拳均包含有■、捋、挤、按、采、■、肘、靠八大手法。

这些手法不但是构成套路的主要方法,而且是太极推手与技击的重要内容。

八法中前四法为正法,合称正四法或正四手;后四法为奇法,合称四偶法或四偶手。

太极拳以正四手为主,四偶手为辅。

为了突出正四法的主导作用,先师们将其完整地编排在“揽雀尾”一式中。

此式包括有左臂右臂的■出、两手的下捋、两掌的前挤、两掌的按出。

八法中首推■法。

从动作的特点看,好像■法仅是揽雀尾的特有功法,但事实上所有的招式无一能脱离■法的作用。

即使在一些“虚”的引化招式中,假若失去■法,所谓的“引化”则正好使对方乘“虚”而入。

■在古时读作“冰”,意指圆形的箭筒盖。

因此,■即有圆形、圆弧之寓意。

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圆的形体与圆的运动无处不在,大到宇宙之星辰,小至微观之细胞,无一脱离圆之形迹。

太极拳的招式由无数或横、或纵、或斜的正圆、椭圆或弧形组成。

太极拳有“一身备五弓”之说,“五弓”即身躯一张弓、两手两张弓、两足两张弓,五弓合一弓。

弓是拱形,是圆的一段,将弓的两端对拉到一定程度后可产生极大的张力。

■还具有“支撑”之意。

对于太极拳而言,有了支撑也就有了根本。

整体有了较强的支撑作用,就可使自身的稳固性增加,这样才能有资格去发放别人,才能不被别人放出或击倒;只有当肢体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时,才能真正体验太极拳绵里裹铁、绵里藏针的效能,在推手或实作中才不会显得松塌无力。

只有当自身的■劲强大后,才能在防守时撑得住,在进攻时无坚不摧。

如果失去了■法的支撑作用,所谓捋、挤等法也就无从谈起。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一种特有力量的象征,但在使用■法时身体不能产生任何生硬的抗力。

这就要求在操作时尽可能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松紧相宜。

松中有紧即不离■法,紧中有松即不失虚灵。

在技击或推手中,■法有撑挡防御之意。

防御的目的是保护自己,当然在防御的同时或防御完成后,则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反击。

示例一】敌以左拳击来,我稍向左闪身,与此同时我右臂向上迎之,并以■劲架挡其左臂然后我在右腕继续向右下方旋挂其左臂之际上身右转,以腰为动力驱动左臂左拳击打敌面部(图1、2、3)。

捋法含有引化破解之意,所谓引化即“舍己从人”之法。

在力的三要素中,力的作用点是力量产生效果的必要因素,失去了作用点力量再大也是无用之力。

捋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使对方的力量失去作用点的情况下,将其力量反作用在对方自己身上。

示例二】敌右拳向我进攻,我上身略向左偏,之后在我上身右转的同时,右臂向右接挡敌方右臂,在我右腕继续扣挂其右腕的前提下,我左掌控制敌左肘,然后两臂两腕向右下方捋拿其右臂右肘(图4、5、6)。

挤法即进攻出击之意。

对方以掌法进攻时,我先以接■进行防守,然后再用挤法反击。

示例三】敌用右掌击我胸部,我右掌立即边内旋边向前迎挡,左掌则向下扣按敌掌背,然后两掌同时向外折拿其右腕,迫其上身前倾,此时我两掌再以前挤的方式猛撞其胸部(图7、8、9)。

按法即控制跟进之意。

在推手或对搏中,不论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守,我先通过有效之法控制对方使其处于劣势,然后再乘胜追击,以按法进击对方

示例四】敌以两掌向我劈来,我稍向后闪身,待敌两掌将至时,我两掌上提,并由外入内,以两腕外侧为触点向外分挡、按压敌两臂,然后前脚进步踏敌中线,两掌立即转为按式击敌胸部(图10、11、12)。

两腕亦可直接向外分挡敌方两臂,然后再以按式击敌。

采为摘采之意,太极拳中的采法即擒拿、折拉之法,通过擒拿对方主要关节部位,轻者可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重者能使对方关节脱臼或致残。

示例五】敌左拳或左掌击我头部,我右腕边内旋边向上■迎其左臂,在我右腕继续缠挂敌左臂之际,以右手采拿其左腕,左掌由下向上控制其左肘,然后两腕同时用力向下采拿其右肘(图13、14、15)。

■法是利用力偶原理作用于对方,使对方身体发生旋转。

所谓力偶即方向相反而又平行的两力作用。

陀螺受到力偶作用后,能快速旋转。

根据方位不同,■法包括有正■、反■、横■、闪■等。

示例六】敌右拳向我外胸部击来,我以左腕外侧■挡,然后左腕内旋,以左腕内侧扣挂敌右腕,在我左腕继续向左下方挂敌右腕之际,右掌则由其左肋部位向左上方用力,使敌受到力偶作用而跌出(图16、17、18)。

肘法即曲肘攻防之法。

肘关节既尖锐又灵活,极容易获得周身的动力,是很强的利器,故泰拳有“肘击如刀”之说。

示例七】敌左拳击我头部,当其拳锋将至时我右臂先向上阻挡其进攻的左臂然后右腕向下猛挂其左臂,使其上身前伏,此时我迅速用左肘向前猛力扫撞其胸部(图19、20、21)。

靠法就是在控制对方臂腕的情况下,以肩等部位用靠撞之法打击对方

靠法有双分靠、背折靠、七寸靠、肩臂靠等。

示例八】敌以右拳击我面部,我在稍向右闪身的同时,左臂竖起,左腕向后猛挂其右腕,造成敌上身前栽而向我靠近,此时我右脚上步踏其中线位置,上身突然左转,右肩则以整体撞力靠打敌方胸部(图22、23、24)。

0 次访问